第803章 黄阿婆

“这位便是黄阿婆吧?” 俞飞鸿将木匣放在桌上,指着图纸笑道,“我听星群说您擅长改良织机,这是我根据北方织机与南方缫丝法改的图纸,您看这里 —— 把原来的单锭纺车改成三锭,再加上脚踏传动,织布时能省一半力气,就是不知道在海南的湿热气候里,木料会不会容易变形。”

黄阿婆的目光一落在图纸和模型上,瞬间就挪不开了。她起身走到桌前,小心翼翼地拿起织机模型,指尖轻轻拨动上面的细线,眼神里满是痴迷,连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三锭纺车?还能脚踏传动?老身当年在黎寨,最多也只敢试着改双锭,总怕线轴转得太快会断纱…… 你这模型的齿轮咬合得真巧,能不能让老身看看细节?”

“当然可以!” 俞飞鸿立刻将模型递过去,又指着图纸上的标注,“您看这里的木轴,我选的是经松木浸泡过的硬木,防潮性比普通木料好三倍。还有这锭子的角度,我调整了十五度,纺出来的纱会更均匀,您要是有兴趣,我们还能试着做一架实物出来。”

黄阿婆捧着模型,反复查看齿轮的咬合处,又对着图纸上的尺寸比划,嘴里不停念叨:“好啊!这法子好!老身之前总觉得双锭纺车的脚踏板太沉,你这图纸里加了个小曲轴,肯定省力不少…… 对了,缫丝的时候,要是遇到蚕茧太潮,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我们在海南时,总要用炭火烘茧,可烘得太干又容易碎。”

“我正想跟您请教这个!” 俞飞鸿眼睛一亮,从怀里掏出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些干燥的香草,“这是我从西域商人那换来的‘薰草’,晒干后磨成粉,混在蚕茧里,既能防潮,又不会让蚕丝变脆。您要是试过,觉得好用,我们还能批量晒制,分给织户用。”

两人一坐就是半个时辰,从纺车的改良聊到染料的提取,从布料的织造手法说到不同气候下的工艺调整,时而争论某个部件的设计,时而一起琢磨改进办法,连帐里的李星群、李助等人都忘了插话。黄阿婆说起当年在海南教黎妇织布时的趣事,眼里满是光彩;俞飞鸿讲到某次改良织机失败,让工匠白做了十几架木架,也忍不住笑出声。

直到炭火盆里的木炭烧得噼啪作响,黄阿婆才猛然回过神,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李星群:“瞧老身这记性,光顾着聊织机,倒忘了正事。”

李星群看着她明显松动的态度,笑着说:“阿婆不必客气,能让两位懂技术的前辈好好交流,也是我的心愿。我知道,对真正的匠人来说,好的技术与能安心钻研的环境,比什么都重要。我之前说的承诺 —— 让你们享受同等待遇、自由钻研工艺,绝不是空话。”

黄阿婆放下手中的织机模型,眼神变得坚定:“李大人的诚意,老身看在眼里了。蒲寿庚发动战争,族里早就怨声载道,不少匠人都怕战火毁了手艺。老身回去后,就去劝说族里的长老,只要能让我们安安稳稳做手艺,我们愿意帮大人说服金王部落的人,不再帮方貌卖命。”

孙秀闻言,脸上露出笑容:“阿婆能想通,真是太好了!有您出面,金王部落的人定能明白利害。”

俞飞鸿也补充道:“阿婆要是需要,我可以把织机图纸抄一份给您,要是族里有匠人想改进工具,我随时都能跟他们交流。”

黄阿婆点点头,起身对着李星群拱手:“老身这就回营,尽快给大人答复。也请大人放心,只要能护住手艺,护住族人,老身定不辜负大人的信任。”

李星群亲自送黄阿婆出帐,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转头对俞飞鸿笑道:“还是你有办法,几句话就让阿婆卸了心防。”

俞飞鸿收起图纸,笑着说:“不是我有办法,是阿婆对技术的痴迷,比什么都真诚。对匠人来说,遇到懂技术、肯尊重手艺的人,比什么承诺都管用。”

帐内的炭火依旧温暖,李助看着桌上的织机模型,若有所思:“有黄阿婆帮忙,金王部落大概率会倒向我们,到时候方貌少了南疆这股力量,湖州城就好拿下多了。”

李星群点头,目光望向湖州城的方向,语气坚定:“是啊,这不仅是为了结束战争,更是为了让更多像阿婆这样的匠人,能有安稳钻研的日子。接下来,我们就等着阿婆的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