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委以李助重任

远处的草料场传来一阵哄笑,几个契丹降卒正围坐在篝火旁,用桦树皮削刻图腾。李星群踱步过去,篝火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牛皮帐篷上投下晃动的黑影。他拾起一块树皮比划:“这是狼头?教我刻个?” 为首的契丹士兵阿骨朵眼睛一亮,粗糙的大手轻轻握住李星群的手腕,手把手教他在树皮上勾勒纹路。刻到一半,李助裹着灰布斗篷穿过营房间的巷道走来,靴底碾碎冰棱的脆响惊动了树梢的寒鸦。

“明公还不准备进城过年?” 李助望着校场中央新竖起的柏树枝,枝桠上系满了写着祝福的布条,在风中哗哗作响。树枝顶端还挂着个用红绸扎成的风车,在狂风中吱呀转动。

李星群掸了掸肩头的雪粒,呼出的白气在空中凝成雾团:“不着急,白天得陪着兄弟们热闹热闹。” 他的目光扫过远处正在堆砌雪人的士兵们,几个年轻士卒瞧见他,兴奋地举起手中用树枝做成的简易兵器:“将军,看我们堆的‘雪先锋’!” 李星群笑着走过去,顺手从怀里掏出两颗干瘪的红果,按在雪人脸上当眼睛,又折了根松枝做鼻子,惹得众人拍手大笑。有个机灵的士兵突然往雪人头顶扣上自己的铜盔,喊道:“这样才像将军!”

巳时三刻,日头爬上中天,营地里的年味愈发浓烈。李星群带着众人在辕门前支起几口大铁锅,锅中熬煮着羊肉的香气混着八角桂皮的辛香,随着蒸汽飘散开来。几个伙夫正忙着揉面,案板上撒满了雪白的面粉,有人将面团搓成条时,故意拉得老长,模仿李星群平时训话时的严肃模样,逗得周围人捧腹大笑。

未时,军营摇身一变成了热闹的集市。校场中央临时搭起的木架上,挂满了用兽皮和麻绳制成的灯谜。“猜猜这条!‘身穿铁甲赵子龙,盘马弯弓射北风’!” 文书老周站在木凳上,摇晃着手中的羊皮卷吆喝。人群中立刻有人大喊:“是箭!” 老周笑着抛下个用兽皮缝制的箭囊,惹得众人纷纷围拢。

射箭比赛的场地更是热闹非凡。李星群也挽起袖子下场,他取下墙上的雕花大弓,弓弦拉动时发出低沉的嗡鸣。箭矢破空,正中红心,箭尾的孔雀翎羽在风中轻轻颤动,惹来一片喝彩。有个不服气的年轻士兵也拉开弓,却因用力过猛,箭矢偏到了靶外,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套圈游戏的区域里,藤圈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士兵们用藤条编成圈套陶罐,有人连套三个,得意地举着战利品炫耀;也有人屡投不中,急得直跺脚。李星群悄悄往几个新兵手里塞了把小石子:“试试这个。” 新兵们依言将石子裹进藤圈,果然命中率大增,兴奋得围着李星群直转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伙房内更是热火朝天,蒸汽模糊了所有人的眉眼。李星群混在人堆里,学着把饺子馅捏成刀枪形状,却被人起哄:“将军包的这哪是饺子,分明是铁蒺藜!” 他佯装发怒,抓起一团面粉往那人脸上抹,顿时引发一场面粉大战。几个老兵从箱底翻出珍藏的羌笛,断断续续地吹奏起家乡的曲调,苍凉的乐声混着羊肉饺子的香气,在营房上空盘旋。角落里,几个士兵正用树枝在地上画棋盘,下着自创的 “沙盘棋”,棋子是大小不一的石子,棋盘上楚河汉界分明。

申时,有人突然指着天空大喊:“快看!风筝!” 只见一只用兽皮和竹篾制成的老鹰风筝正在空中翱翔,尾巴上系着的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原来是几个士兵仿照草原上的习俗,趁着风大放风筝祈福。李星群仰头望着风筝,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暖流 ——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汉子,在这苦寒之地,竟也能把日子过得这般鲜活。

酉时末,夕阳将天边染成血红色,宛如泼洒的朱砂。篝火在点兵台熊熊燃起,火苗蹿起数丈高,将每个人的脸庞映得通红。木桌上摆满了粗瓷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饺子冒着白雾,有人还在碗里滴了几滴胡麻油,香气愈发浓郁。李星群站在高台之上,举起装满热水的陶碗:“兄弟们,等拿下太原,咱们痛饮三天三夜!” 欢呼声中,有人敲起用牛皮蒙制的手鼓,有人扯开嗓子唱起边塞民谣,歌声苍凉而豪迈。

此时的军营里,猜灯谜的吆喝声、羌笛的乐声、此起彼伏的笑声,早已将边塞的寒意驱散得一干二净。李星群望着远处京城的方向,心里默默祈祷这场战事,能如这即将到来的新年般,迎来崭新的转机。而在这漫天风雪中,归化营的年味,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浓烈,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