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这次可多亏了你啊。要不是你及时联系专家,咱们这损失可就大了。”
老李感激地说。
王大山说:“李叔,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通过这次事儿,咱们也得吸取教训,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经历了这次病虫害的考验,翠谷村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王大山组织成立了病虫害监测小组,定期对农作物进行检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翠谷村的发展越来越好。
农产品深加工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传统手工艺品更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村子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修建了宽敞的水泥路,安装了路灯,还通了自来水和电话。
这一年的秋天,翠谷村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里,硕果累累;加工厂里,机器轰鸣;手工艺品作坊里,一片繁忙。
王大山站在村子的最高处,俯瞰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自豪。
“大山,咱们村能有今天,真是不容易啊。”
老支书李大爷走过来,感慨地说。
王大山说:“李大爷,这都多亏了您的支持和指导,还有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咱们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李大爷笑着说:“是啊,咱们得继续加油。我听说现在外面都在搞乡镇企业,咱们村能不能也考虑考虑?”
王大山眼睛一亮,说:“李大爷,您这个建议好。我也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咱们可以利用村里现有的产业基础,发展一些相关的乡镇企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回到村委会后,王大山立刻组织村干部们召开会议,讨论发展乡镇企业的可行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最终,决定先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和村子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方向。
王大山带领着调研小组,前往周边的乡镇和城市,考察市场和同类型企业。
经过一番深入的调研,他们发现塑料制品在市场上的需求很大,而且翠谷村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作为原材料。
于是,决定在村里创办一家塑料制品加工厂,主要生产农产品包装用的塑料薄膜和塑料容器。
项目确定后,王大山开始四处奔走,筹集资金、联系设备供应商、招聘技术人员。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大山,这办企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资金缺口这么大,咱们能行吗?”
有些村民担心地问道。
王大山坚定地说:“乡亲们,我知道这很难,但咱们翠谷村就是在一次次的困难中走过来的。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相信,这个塑料制品加工厂一定能办好,为咱们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王大山的努力下,塑料制品加工厂终于破土动工。
看着施工现场忙碌的场景,王大山仿佛看到了翠谷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他知道,前方还有许多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一群团结一心、勤劳勇敢的村民,他们将一起向着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