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仔细地端详着,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王支书,这些作品太惊艳了!你们的创意和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相信在市场上一定会大受欢迎。”
得到了刘总的认可,王大山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回到村子后,他立刻组织手工艺人们扩大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村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王大山意识到,要想让翠谷村持续发展,必须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于是,他决定在村里开办一所夜校,邀请县里的老师和专家来给村民们授课。
“大山,办夜校这事儿能行吗?大伙白天都忙了一天了,晚上还有精力学习吗?”
有些村民对此表示怀疑。
王大山耐心地解释道:“乡亲们,咱们村能有今天的发展,靠的就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现在咱们的产业越来越大,没有知识和技术可不行。夜校的课程都是根据咱们的实际需求安排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不会耽误大家太多休息时间。”
在王大山的劝说下,村民们逐渐打消了顾虑,纷纷报名参加夜校。
夜校开办后,教室里每晚都坐满了认真学习的村民。
大家学习农业技术、手工艺制作、市场营销等知识,劲头十足。
“大山,这夜校可真是太好了。我学了这些知识,种起地来更有信心了,知道怎么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种植户小王兴奋地说道。
手工艺人小赵也说:“我学了设计和营销的知识,现在设计作品更有灵感了,也知道怎么把咱们的产品卖得更好了。”
看到村民们的学习热情和进步,王大山感到无比欣慰。
他知道,这些知识和技能将成为翠谷村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发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一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虫害袭击了翠谷村的农作物。
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里,大片的蔬菜和水果受到了影响,村民们心急如焚。
“大山,这可怎么办啊?这些庄稼要是保不住,咱们加工厂的原材料可就断了。”
老李满脸愁容地找到王大山。
王大山看着受灾的农作物,眉头紧锁,他安慰老李说:“李叔,您先别着急,咱们一起想办法。我马上联系农业专家,让他们来看看。”
王大山立刻拨通了农业专家的电话,详细描述了病虫害的情况。
专家表示会尽快赶来。
在等待专家的过程中,王大山组织村民们进行自救,尽量减少损失。
农业专家赶到后,经过仔细检查和分析,确定了病虫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
王大山和村民们按照专家的指导,迅速行动起来,喷洒农药、清除病株。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控制住了病虫害的蔓延,挽救了大部分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