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汝阳王断然拒绝,因这次出兵非他一人可决,其他王爷均表赞同,政敌更是推波助澜。若他反对,各方势力必会从中作梗。

元朝非他一家独大,他这天下兵马大元帅本就遭人忌惮。他虽知此时非良机,却不得不应允,否则将危及自身地位。

汝阳王拒绝赵敏提议,赵敏愤然离去!

一旁王保保进言:父王,不如我去将妹妹追回,好生解释?

汝阳王挥手道:由她去。她聪慧过人,假以时日自会明白其中利害,不过一时意气用事罢了。纵是家国天下,也当以家为先。万事须以我汝阳王府为重。

此时汝阳王神色平静,即便心知此次强行出兵难以获利,仍应允下来。此举只为巩固其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权柄。在权力面前,连蛮族部落都敢博弈,何况大元朝廷?

与此同时,大明境内的动荡引发各国异动。另一边,大清王朝内,康麻子察觉良机,急召心腹明珠等人商议攻明之策。身为 ** ,若能借此开疆拓土,必能名垂青史,成就圣主之名。

然而朝议时各方势力纷纷反对。大清内部问题重重,此时远征他国徒耗兵力。尤其八旗子弟已不堪战事。康麻子虽大力提拔 ** ,却导致八旗势力受压制,部分旗人渐生怨怼。

心腹索尼洞悉朝野动向,委婉进言。康麻子恍然醒悟:内患未除,何以伐明?多尔衮虽死,其残余势力犹存。纵有良机,亦难施展。

康麻子愤懑回宫,怒斥群臣欺其年少权弱。侍从表面劝慰,暗中却嗤之以鼻——燕辰与东方不败联手之势,岂是康麻子能敌?各国若真出兵,只怕反堕其彀中。

**无心在此战场与二人交锋,自认不是对手,此次大清按兵不动实乃明智之举。他暗自庆幸,同时不断附和康麻子,既避免惹祸上身,又博取对方信任。**

康麻子发泄一通后,终于看清局势矛盾所在,便对**表示需专注改造大清,提升军力国力,待时机成熟再出兵征服其他朝代。**连连奉承,虽言辞生硬,却恰好搔到康麻子痒处,令其喜不自胜。

大明内部,**虽未公然宣称,但燕辰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已令“小皇帝”胆战心惊。京城接连传来噩耗——某地沦陷、某城投降,小皇帝方寸大乱。本可稳固的江山,因他昏招频出而陷入绝境。情急之下,他派人请朱无视回朝主持大局, ** 叛军。

朱无视见到使者便翻了个白眼,心知小皇帝只想利用自己平乱。然而他研判局势后,发现叛乱绝非易事。小皇帝自毁长城,反给众人起兵借口。更糟的是,他暗中联络十大将军,企图以把柄要挟,却不知昔日 ** 锏早已失效——十大将军如今对他不屑一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切让朱无视明白:小皇帝气数已尽,即便自己回朝也无力回天。大明境内还有多少兵马听他调遣?况且朱无视与万三千交好,虽未如原剧情般因杀上官海棠与其决裂,仍可借助万家财力。但近两年万家产业遭重创,情报网络大不如前。

万三千的产业遭受重创。他原本依靠朱无视的特权经营商业帝国,这才赢得大明财神的名号。但在燕辰发动的经济战中,万三千涉及民生的核心产业接连受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