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听得脊背发凉,连忙低头:“属下明白了,这就去办!”
密室内重归寂静。司马懿独自坐在阴影中,如同蛰伏的毒蛇,终于等到了出洞的时机。曹操的死,对他而言不是灾难,而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荆南,临湘皇宫。
刘协与甄宓正在用晚膳,气氛温馨。甄宓细心地为刘协布菜,说着些益州见闻趣事,引得刘协不时莞尔。经历分别,重逢的时光显得格外珍贵。
就在这时,一名影卫统领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外,面色凝重,手中捧着一枚带有特殊火漆印记的细小铜管。
刘协见状,心知必有极其重要之事,对甄宓投去一个歉意的眼神。甄宓会意,柔声道:“陛下先处理政务,臣妾去小厨房看看给陛下炖的汤。”
待甄宓离去,刘协才沉声道:“进来。”
影卫统领入内,将铜管呈上:“陛下,许都急报,最高密级!”
刘协验看火漆无误,迅速打开铜管,取出一卷薄如蝉翼的帛书。展开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便猛地收缩!
帛书上只有寥寥数字:“魏帝曹操,已于三日前,病逝于许都宫中。司马懿秘不发丧,似有异动。另,有神秘渠道递话,望陛下陈兵边境,以示‘关切’,可助其稳定‘友邦’。”
前半段消息已足够震撼,曹操之死,意味着北方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后半段……刘协眉头紧锁,反复看了几遍。
“司马懿……这是在向朕借势?”他立刻洞悉了司马懿的意图,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荒谬之感。这位历史上的终极权臣,竟然在曹操刚死之际,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利用外敌来巩固内权?
他站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
司马懿此计,堪称毒辣。自己若陈兵边境,确实能牵制魏国部分兵力,尤其是驻防襄阳、樊城一线的部队,使得许都的司马懿能更从容地对付内部可能的挑战者,如曹彰、曹植,或其他忠于曹氏的老臣。这对于正欲西图益州的自己而言,似乎有利,可以减轻北面压力。
但……与司马懿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此人隐忍歹毒,野心勃勃,今日能借你之势,他日羽翼丰满,必成心腹大患。
可不配合呢?司马懿若在内部斗争中迅速落败,曹丕或其他曹魏宗室顺利掌权,凭借北方深厚的根基,缓过气后,必然仍是南下的巨大威胁。一个混乱的、由司马懿这种权臣幕后操控的曹魏,短期内或许对荆南更“安全”?
“好一个司马仲达……这是给朕出了一道选择题啊。”刘协停下脚步,嘴角泛起一丝冷意。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北方广袤的土地,最终落在许都的位置。
“你想养寇自重,朕便如你所愿。”刘协心中已有决断,“不过,这‘寇’的力度和方式,得由朕来掌控。”
他看向影卫统领:“传令:着桐柏山关羽所部,即日起,向前推进三十里,于各处关隘增派旌旗,多布疑兵,做出欲北上试探之姿态。但严令云长,没有朕的亲笔手令,绝不可越境与魏军发生实质性冲突!另,命江夏方向,水军巡逻范围向外延伸二十里,遇魏军巡逻船只,可进行威慑性驱赶,但同样避免接战。”
他要的,是制造紧张气氛,是施加心理压力,是让许都那些观望者感到威胁,从而不得不更加依赖或者说忌惮此刻掌控局面的司马懿。但他绝不会真正为司马懿火中取栗,消耗自己的实力。
“再传令靖安司,”刘协补充道,“动用我们在北方的所有力量,将曹操已死、司马懿秘不发丧、并有可能与外部势力勾结的消息,用最‘自然’的方式,散布出去。尤其是要让曹彰、夏侯惇等在外统兵的大将,‘偶然’得知!”
你不是要借势吗?朕就把这势造得更大,更满!让这潭水,彻底浑起来!看看最后,到底是谁利用了谁!
影卫统领领命而去。
刘协独自站在殿中,窗外已是繁星满天。曹操的死,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历史的池塘,激起的涟漪将波及整个天下。而司马懿的这番操作,更是让未来的局势充满了诡异的变数。
“乱世……果然是人心的试炼场。”他低声自语。无论是沙场征伐,还是朝堂权谋,其残酷与复杂,都远超他最初的想象。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甄宓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羹汤走了进来,见他独自伫立,眉宇间带着沉思,柔声问道:“陛下,可是有棘手之事?”
刘协转过身,接过她手中的汤碗,握住她微凉的手,将曹操死讯和司马懿的诡异举动简略告知,末了叹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北方恐将大乱,这于我荆南,是机遇,亦是更大的挑战。”
甄宓依偎在他身旁,轻声道:“陛下运筹帷幄,必能趋吉避凶。无论风雨,臣妾都会陪在陛下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