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暗流激涌,元直归心

“影,将此信,以最高保密等级,再送隆中。告诉护送之人,若见诸葛亮,可强调‘桐柏山’之约,并透露,朕……乃‘潜云’主人,已为其备好施展才华之位,虚席以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影接过铜管,如同接过一枚可能撬动天下格局的砝码。

新野,县衙旁一处简陋客舍。

徐庶放下手中的竹简,揉了揉眉心。投效刘备已有数日,这位刘皇叔确实仁厚待人,礼贤下士,让他颇有好感。然而,新野局面之窘迫,兵力之薄弱,前途之渺茫,也让他心中隐忧。他虽有心辅佐,却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正思索间,仆役来报,有故人来访。

徐庶微感诧异,他避祸荆州,少有故交。出门一看,只见三名商旅打扮之人立于院中,为首者一身青衫,面容清癯,眼神睿智,气度不凡,绝非寻常商贾。

“阁下是?”徐庶拱手问道。

那青衫文士微微一笑,拱手还礼:“颍川故人,闻元直兄在此,特来拜会。冒昧之处,还望海涵。”说着,递上一份名刺,上面却只有一个“戏”字。

徐庶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什么,将三人请入室内,屏退左右。

“戏先生远来辛苦,不知有何见教?”徐庶开门见山。

戏志才也不绕弯子,从怀中取出那本《算学精要暨格物初窥》和密信,双手奉上:“此乃我家主人,命我转交元直先生。主人言,先生大才,蛰伏于此,犹如明珠蒙尘,特命志才前来,请先生往一处可尽情施展抱负之地。”

徐庶疑惑地接过书册,信手翻开,只看数页,脸色便微微一变。其中的数学推理和物理阐述,思路之奇,论证之严,是他平生仅见。他强压心中震动,又展开密信阅读。

信中内容,更是让他心惊。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对曹操、刘备、刘表等人的评价,一针见血,尤其是那句“刘玄德虽系宗亲……纵得先生之妙策,然无稳固之基,强兵之实,何以北抗曹贼,西图中原?画饼充饥,终是虚话。”如同重锤,狠狠敲击在他的心头。这正是他投效刘备后,内心深处最大的隐忧!

而信末提及的“皇商”、“新军”、“农工之技”,以及那充满诱惑的“大同世界”愿景,更是为他勾勒出了一幅截然不同的、似乎更加切实可行的蓝图。

“你家主人……究竟是何人?”徐庶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戏志才,“‘潜云’标识,近来在荆襄之地,可是声名鹊起。”

戏志才坦然迎上他的目光:“主人身份,暂时不便透露。但主人之志,在于匡扶汉室,拯救黎民,开创盛世。其才学见识,远非世间凡俗可比。主人言,若先生尚有疑虑,可随志才往‘桐柏山’一观,便知真假。”

又是桐柏山!徐庶心中巨震。对方敢提出实地考察,显然底气十足。

他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刘备的仁德,是他所欣赏的。但对方的分析,以及展现出的实力和视野,似乎……更具吸引力。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选择。

戏志才也不催促,只是静静等待着。

良久,徐庶长长吐出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刘皇叔待我以诚,我若就此不告而别,非君子所为。”

戏志才心中一沉。

却听徐庶继续道:“然,戏先生所言,以及贵主人之才学抱负,亦让庶心向往之。请恕庶不能即刻随先生前往。我会亲自修书一封,向贵主人请教几个问题。若答案能令庶心服口服……届时,再议去留,如何?”

这已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和试探。

戏志才闻言,心中稍定。虽然没有立刻带走徐庶,但至少在他心中种下了更深的种子。只要保持联系,就有机会。

“元直先生君子之风,志才佩服。”戏志才拱手道,“主人必乐于与先生探讨。如此,志才便先行告辞,静候先生佳音。”

离开客舍,戏志才回头望了一眼新野县衙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