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府。
杨昭坐在书房内,苏墨将朝中的动向一一汇报。
“侯爷,王大人他们最近频繁聚会,怕是又在酝酿什么。”苏墨有些担忧。
“他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杨昭轻声说。他的【数据沙盘】模块,早已将朝中各方势力近期的行动轨迹、人员往来,甚至一些私下言论都纳入分析范畴。保守派的新策略,在他预料之中。
“他们会攻击我的新学和吏治改革?”杨昭问。
“正是如此。”苏墨点头,“这些都是他们多年来把持的命脉,比军务和土地更难触碰。”
“难触碰,不代表不能触碰。”杨昭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学府、商会、监察。
“苏先生,你着手准备一份关于全国各地学府现状的资料,尤其是那些私塾和书院的弊端。另外,召集几位精通商贸的官员,让他们研究一下如何设立官方商会,打破地方豪强的垄断。”杨昭吩咐。
苏墨有些困惑:“侯爷,这些事情虽然重要,但眼下王大人他们正准备对您发动攻势,我们是否应该先应对眼前的局面?”
“局面,也是机会。”杨昭抬起头,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他们以为将战场转移到这些领域,就能让我投鼠忌器。殊不知,这些恰恰是我早已准备动手的地方。”
“侯爷的意思是……主动出击?”
“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将他们拖入我的战场。”杨昭说,“他们想攻击我的新学,那我就让他们看到,旧学已经腐朽到何种地步。他们想阻挠吏治,那我就让他们知道,腐败的官场,是如何让百姓苦不堪言的。”
他指了指纸上的“监察”二字:“这一次,我们不仅要揭开他们的伤疤,还要将他们的手脚彻底捆住。”
苏墨明白了。杨昭这是要釜底抽薪,将这些老臣的根基彻底动摇。
果然,没过几日,朝堂上爆发了新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