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并没有立刻承诺提供具体的物资或技术,而是请求墨菲斯长老带领她,亲自去感受和探查堡垒内部规则最为“淤塞”和“破损”的区域。
他们来到堡垒的生态循环区。这里本应绿意盎然,此刻却只有零星发黄的作物在黯淡的人造光下挣扎。艾拉闭上双眼,将心神沉静下来,不再仅仅用感官去观察,而是调动起自身经历“遗毒”淬炼后对规则的高度敏感,以及《变量公约》赋予她的、与底层规则共鸣的权限,去细细“聆听”此地的规则之音。
她“听”到了规则的哀鸣与扭曲。能量流经此处,如同流入遍布暗礁的浅滩,不断耗散、湮灭;物质的结构也变得极不稳定,分子键时强时弱,难以维系生命的繁盛。
“规则的创伤,如同身体的伤口,需要的是疏导与滋养,而非粗暴的缝合。”艾拉若有所悟。她回想起霍雨浩重构宇宙、包容归零的宏大景象,那并非毁灭,而是赋予旧规则以新生的“复归于朴”。
她将自己的感知与想法,通过意念共享给墨菲斯长老和周围一些具备感知能力的遗民。“我们不能只想着‘对抗’这片星域的规则现状,或许,我们应该尝试去‘理解’它,找到这些规则淤塞的规律,然后引导它,如同引导淤塞的河道,让它重新流动起来。”
她开始引导遗民中的技术人员和依旧保有精神力量的部分个体,不再试图强行维持一个庞大的、需要巨额能量支撑的全球生态圈,而是首先聚焦于一个小范围的试验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选择了一处规则破损相对不那么严重的区域。艾拉以自身融合了“心火”与公约权限的力量为引,如同最精密的规则手术刀,小心翼翼地梳理着此地区域那纠缠、断裂的规则脉络。她并非强行注入能量,而是如同抚平褶皱般,引导着区域内残存的、自然的基础能量,按照其本身尚存的、微弱的循环倾向,重新建立起一个微小但稳定的能量与物质循环。
这个过程缓慢而耗费心神,艾拉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墨菲斯长老和周围的遗民们屏息凝神,他们第一次不是通过仪器,而是通过自身某种模糊的感知,“感觉”到了周围空间那令人窒息的“滞涩感”,似乎有那么一丝丝……正在化开。
几天后,奇迹发生了。
在那片小小的试验区域内,几株原本濒死的“星光苔藓”竟然重新焕发出了微弱的、但确实存在的荧光!虽然光芒依旧黯淡,但那是健康的、充满生机的光!
这一抹微光,如同在绝望的黑暗中,点燃了第一颗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