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林看在眼里,并不急于求成。
他手把手地教她如何使用煤炉,如何用自来水,带她熟悉附近的市场和商店,介绍邻居给她认识,总是温和地鼓励她:“没事,慢慢就习惯了。这里就是咱们的家,你想怎么样都行。”
他下班回来,总会抢着做家务,陪李怀玩,让刘翠玲有时间慢慢适应。晚上,他会给她读报纸,讲单位里的趣事,一点点拓宽她的视野。
小李怀的适应能力反而强得多。他很快成了筒子楼里的“小明星”,摇摇晃晃地追着邻居家的大孩子跑,小嘴里蹦出的词语越来越多。
生活安顿下来后,如何教育李怀,成了夫妻间需要微妙协调的新课题。
刘翠玲秉承着农村“孩子磕磕碰碰长大”、“吃饱穿暖就行”的观念,对李怀十分溺爱,有时他耍赖哭闹,她就没了办法。
李成林则更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好奇心。他会坚持让李怀自己用小勺子吃饭,哪怕吃得满地都是;会耐心地给他讲道理,而不是一味满足无理要求;会买来简单的图画书,每天抽时间陪他看,给他讲解。
一次,李怀想要邻居小朋友的玩具小汽车,哭闹着不肯罢休。
刘翠玲心疼儿子,下意识地想哄:“乖,不哭,明天让你爸也给你买一个。”
李成林拦住了她。他蹲下来,平视着儿子泪汪汪的眼睛,温和却坚定地说:“小怀,那是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抢。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