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来回踱步,目光扫过屋内的每一个角落。那张书桌,那套茶具,都让他感到一种陌生而遥远的安稳。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翻腾,开始挑选人手。
他不能带太多人,人多了目标太大,容易被发现;也不能带太少,人少了,力量不足,难以应对突发状况。他最终选了五个兄弟,都是他在逃亡途中遇到的,身手不错,也足够可靠。他们是老七石头,力大无穷,是个冲锋陷阵的好手;老八铁柱,箭术精湛,百步穿杨;老九阿福,机灵鬼,擅长探路和传递消息;老十二狗子,沉默寡言,但忠诚可靠;还有老十一小六,年纪最小,但胆子大,身手灵活。
他把他们召集到一起,简单交代了几句。他没有多说元军的情况,只是强调任务的危险性和重要性。“兄弟们,这次任务,九死一生。但这是咱们证明自己的机会,也是为将来打下根基的机会。咱们跟着明主,就要拿出点真本事来。记住,隐蔽,观察,不动声色。一切以活着带回来情报为第一要务。”
五个兄弟齐齐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对常遇春的信任和服从。他们知道,常遇春带着他们逃出黑风寨,一路向南,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现在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跟着常遇春,或许真能闯出一片天。
他分发了些干粮和水,又仔细检查了每个人的武器和装备。然后,他带着他们,悄然离开了行辕,汇入滁州城清晨的人流中。他们一路向东,出了城门,穿过城外的农田和密林,踏上了前往元军可能经过路线的崎岖山路。
他们一路向东,穿过密林,越过山岭,脚步轻盈而快捷。常遇春走在最前面,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他的经验告诉他,越是看似平静的地方,越可能隐藏着杀机。几天过去了,他们小心翼翼地潜伏在密林中,如同五片不起眼的树叶,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他们看到了成群的鸟儿惊飞,听到了远处隐约传来的马蹄声,甚至还遇到过几队巡逻的元军,但他们都凭借着高超的潜行技巧,避开了对方的视线。
然而,几天过去了,他们并没有发现那支传说中的元军精锐部队的踪迹。滁州城附近的山路纵横交错,元军可以走的路线有很多。他们沿途观察,询问了一些当地的猎户和樵夫,但都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时间一天天过去,常遇春的心中有些焦急。他知道,时间紧迫,元军不可能永远不动,滁州城也不可能永远安全。他必须尽快找到元军的踪迹,否则,一旦元军突然发动偷袭,滁州城将面临巨大的危险。
“大哥,会不会是我们猜错了方向?”老七石头有些不耐烦地低声问道。他性子急,等不了太长时间。
常遇春摇了摇头,示意他保持安静。“别急,再等等。元军行军,要么走大路,要么走捷径。我们仔细排查,总能找到线索的。”他一边说着,一边更加仔细地观察着前方的山路。
就在他们几乎要失去耐心的时候,终于,在一个山坳的拐弯处,他们看到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正沿着山路,缓缓地行进着。他们穿着统一的、带有明显蒙古风格的深色服装,手持锋利的武器,铠甲在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芒,显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马匹高大健壮,士兵们步伐整齐,神情肃穆,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煞气。
常遇春心中一喜,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他立刻带着兄弟们,悄悄地退到路旁的密林深处,像几只警惕的野兽,隐藏在阴影中。他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这支军队。
他发现,这支元军,人数众多,少说也有上千人,装备精良,刀枪剑戟,寒光闪闪。而且行动十分谨慎,士兵们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前后都有斥候探路,显然是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们不是普通的杂牌军,而是真正的精锐之师。常遇春心中暗暗警惕,知道这次任务,比他想象的还要危险。这不仅仅是要探查情报,更是要与真正的虎狼之师周旋。
他们继续跟踪,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一路跟随着这支元军。山路崎岖,对于常遇春他们这些惯于在山林中穿梭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大队人马来说,行进速度却并不快。他们看到元军士兵们有的在互相低语,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则在打量着周围的地形,神情中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天下来,他们发现这支元军,并没有直接前往滁州,而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朝着另一个方向行进。他们时而向东,时而又转向北方,路线显得有些诡异。常遇春心中疑惑,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难道不是来偷袭滁州?那他们的目标又是什么?还是说,他们故意绕路,想要迷惑他们?
他继续跟踪,发现这支元军在一个山谷中停了下来,开始安营扎寨。他们砍伐树木,搭建帐篷,布置岗哨,动作迅速而熟练。山谷口被他们用栅栏封锁,外围还有士兵持弓警戒,戒备森严。常遇春心中更加疑惑,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在这里驻扎,远离滁州,是为了休整?还是有什么别的图谋?
夜幕降临,山谷被黑暗笼罩。常遇春他们潜伏在山谷外围的密林中,借着夜色的掩护,观察着营地的情况。篝火在营地中燃烧,映照着士兵们疲惫但依然警惕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气和淡淡的血腥味。
常遇春看着这一切,心中思虑万千。时间不等人,他必须尽快弄清楚元军的意图,然后回去向朱元璋禀报。再等下去,滁州城可能就真的危险了。他看着营地深处,那几顶明显比其他帐篷更大、更华丽的牛皮大帐,那里,应该就是元军将领的指挥部。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与其在外面干等,不如冒险潜入营地,直接探个究竟。他知道,这极其危险,一旦被发现,他们这几个人,连给元军精锐部队提鞋都不配。但为了情报,为了滁州城,为了证明自己,他必须赌一把。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五个兄弟,他们的眼神中都充满了紧张和期待。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决定生死的抉择。
“走!”常遇春低喝一声,率先从藏身的树后窜出,如同一只矫健的狸猫,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夜色。他带着兄弟们,趁着夜色,凭借着高超的轻功和对地形的熟悉,如同鬼魅般,悄悄地潜入了元军的营地。
营地虽然戒备森严,但常遇春他们选择的路线,是营地边缘一个相对薄弱的区域。他们像影子一样,在帐篷之间穿梭,尽量避开巡逻的士兵。偶尔有士兵靠近,他们便屏住呼吸,贴着地面,一动不动,直到士兵走过去。他们的动作轻巧得如同没有重量,只留下几片被惊扰的落叶,无声地飘落。
他们凭借着高超的轻功,躲过了元军的巡逻兵,一路潜行,终于来到了营地深处,那几顶最大的牛皮大帐附近。这里戒备更加森严,有重兵把守,显然是核心区域。
常遇春没有直接靠近大帐,而是带着兄弟们,躲在一棵粗壮的大树的后面,这棵树恰好位于大帐的阴影里,不容易被发现。他们抬头望去,可以看到大帐内部透出的微弱灯光。
他们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努力去捕捉大帐里传来的声音。
“……滁州守备薄弱,朱元璋那厮虽然来了,但根基未稳,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一个粗犷而充满自信的声音在大帐内响起,带着北方草原特有的豪迈。
“将军所言极是!咱们这支‘铁鹞子军’,是陛下钦点的精锐,何愁攻不下那小小的滁州?到时候,功劳簿上,少不了咱们各位兄弟的名字!”另一个声音附和道,带着几分贪婪。
“哼,建功立业?我倒要看看,那朱元璋有什么本事!他一个和尚、乞丐出身,能有多大能耐?听说他麾下有几个绿林出身的将领,我看不过如此!待我等奇袭滁州,一举击溃他主力,看他还有什么资本跟我等抗衡!”第一个声音冷笑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将军说的是。只是,我们这次行动如此隐秘,朱元璋那边会不会有什么防备?听说他手下有个叫常遇春的,是个绿林出身的悍匪,据说身手了得,会不会是他发现了我们的踪迹?”一个略带担忧的声音问道。
“常遇春?哼,一个山贼而已,能有什么作为?就算他发现了,又能如何?我军行动迅捷,如同一把尖刀,直插滁州城心。待我等攻破城门,他插翅难飞!”第一个声音斩钉截铁地说道,显然对自己的部队充满了信心。
“将军英明!末将这就去准备,明日寅时,全军出发,务必在天亮前抵达滁州城外,趁其不备,发动突袭!”
“好!就这么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