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寻访明主

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城门外,却显得格外响亮,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周围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突然出现的、衣衫褴褛的汉子身上。

朱元璋显然也受到了惊扰,他勒住马缰,让马匹停了下来。他微微侧过头,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拦路的汉子。只见常遇春虽然衣衫破烂,形容憔悴,脸上还带着未干的泥水和血迹,但那双眼睛,却如同淬火的精钢,闪烁着逼人的光芒,鼻梁挺直,嘴唇紧抿,下颌线条刚毅,整个人的气质,与其说是落魄,不如说是一种被压抑的、即将爆发的力量。朱元璋心中一动,这人的眼神,不一般!

他沉声问道:“你就是常遇春?”

“正是小人。”常遇春恭敬地回答道,虽然身体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但语气却异常坚定。

“你为何要来投奔我?”朱元璋的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他的内心,探究他真正的来意。这个问题,他必须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小人出身绿林,本为草莽,曾为黑风寨一员,然寨主心狠手辣,鱼肉乡里,小人不愿与其为伍,故而逃离。一路逃亡,受尽磨难,却始终心向光明。听闻明主您仁义待人,智勇双全,举义旗,抗元贼,解百姓于倒悬,小人心中仰慕已久!小人虽一介武夫,不通文墨,但有一身蛮力,一颗忠心,愿为明主效力,冲锋陷阵,出生入死,荡平元贼,解救更多百姓于水火!”常遇春慷慨激昂地说道,声音越来越大,到最后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那是忠诚,是渴望,是决心!

他的话语,简单直接,却字字发自肺腑。他并没有刻意去美化自己的过去,也没有夸大自己的能力,只是坦诚地诉说了自己的经历和心志。这种不加掩饰的真诚,反而比那些华丽的辞藻更能打动人。

朱元璋听了,原本审视的目光渐渐柔和下来,心中暗暗点头。他知道,黑风寨是个臭名昭着的地方,能从那里逃出来,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更重要的是,常遇春虽然出身绿林,甚至可能做过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但他敢于承认,敢于悔过,并且明确表达了自己想要追随他、为天下苍生而战的志向。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需要的就是这样既有能力,又有志向,并且能够真正认同他理念的人。一个只知道邀功请赏、投机取巧的人,远不如这样一个虽然粗粝、却充满热忱的汉子来得可靠。

小主,

“好!好一个心向明主!”朱元璋赞道,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的暖阳,瞬间驱散了常遇春心中的最后一丝寒意。“你有这份心,本帅就收下你了!你随我来!”

这句话,如同黄金般珍贵,如同甘霖般滋润。常遇春只觉得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紧绷的神经骤然放松,几乎站立不稳。他猛地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声音哽咽,却充满了狂喜:“谢明主!谢明主!小人常遇春,定当以死效忠,绝不负明主厚望!”

他迅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破烂的衣衫,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然后,他紧紧地跟在朱元璋的马后,一步也不离开。阳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他抬起头,看着马上的朱元璋,那个即将引领他走向新生的男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畏和期待。

一行人,一前一后,缓缓地走进了滁州城。城门洞开,车水马龙,市井喧嚣。常遇春深吸了一口气,这空气,似乎也变得香甜起来。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将翻开崭新的一页。他不再是那个被追杀的逃亡者常遇春,而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名战士,一个正在寻找价值、渴望证明自己的男人。前路或许依旧充满艰险,但至少,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他有了方向,有了依靠,有了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滁州城,这座雄伟的城池,这座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城池,终于向这个来自江北的逃亡者,敞开了它的大门。而那个被称为“明主”的男人,也终于注意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