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神游太虚感西梵音

巨手落下的瞬间,慈航道人颈间的珠贝光带突然全部炸开,化作无数光点融入她的元神。那些光点里,有渔民的笑、比丘尼的诵经、孩童的啼哭,还有她在南海流下的每一滴泪。元神衣袍上的莲花暗纹彻底绽放,竟在她身后化作一尊巨大的法相 —— 左手托瓶,右手持柳,眉心一点朱红,正是渔民们口中的观音相。

“弟子不敢违逆天道,” 慈航道人的声音此刻已变得空灵而庄严,法相的目光扫过整个太虚,“但天道若不容慈悲,弟子愿以身试之。”

西梵音在这一刻达到顶峰,那些被金光笼罩的莲花突然齐齐绽放,将巨手托在半空。元始天尊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错愕,随即渐渐消散。文殊广法天尊与普贤真人的元神在莲光中显形,看着慈航道人身后的法相,眼中充满了迷茫。

“回去吧,师兄。” 慈航道人的元神轻轻一挥,净瓶中飞出甘露,落在他们元神上,“待何时能容得下不同的声音,再来南海寻我。”

两位天尊的元神化作两道流光消失在云海。慈航道人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突然发现云海上的昆仑雪意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南海特有的潮气。她知道,这场神游已近尾声,而她的道,也终于在太虚之中找到了归宿。

元神归位的瞬间,南海的咸腥气再次涌入鼻腔。慈航道人缓缓睁开眼,看见紫竹林的月光下,无数莲花正在悄然绽放,每一朵都托着一滴甘露 —— 那是她神游时,净瓶自动溢出的。

“菩萨。”

一个稚嫩的声音在竹外响起。慈航道人抬头,看见那个被她救过的落水孩童,正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站在竹影里。孩子的脸上还带着疤,是台风时被礁石划伤的,此刻却笑得像初生的朝阳。

“奶奶说,喝了鱼汤就不冷了。” 孩子把碗递过来,小手冻得通红,“她说菩萨昨晚在天上发光了,像庙里画的观音娘娘。”

慈航道人接过鱼汤,指尖触到孩子的手,突然想起太虚中那尊法相。她低头看着碗里的月影,突然明白,所谓西梵音,所谓观音相,从来都不是异域的产物。那是无数生灵的祈愿凝结成的光,是她在南海的潮声中,用三年清修焐热的慈悲。

她轻轻舀了一勺鱼汤,温热的液体滑入喉咙,带着渔家特有的质朴暖意。月光下,净瓶中的甘露还在不断溢出,滴落在青石板上,晕开一朵朵小小的莲纹。

远处的海面上,早行的渔民已经出海,船帆在月光下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慈航道人知道,从今往后,她或许仍会想起玉虚宫的星灯,想起文殊广法天尊的慧剑,但那些记忆再也无法动摇她的心。

因为她在太虚之中听见的,不是异域的梵音,而是天地间最本真的声音 —— 那声音告诉她,真正的大道,从来都不在玄门的典籍里,而在每一朵莲花的绽放中,在每一个生命的呼吸里。

夜色渐淡,东方泛起鱼肚白。慈航道人将空碗还给孩子,转身走向紫竹林深处。她的脚步踏在带露的青石板上,珠贝璎珞发出清越的声响,与远处的潮声、近处的诵经声(不知何时,比丘尼的蒲团上竟坐了个新的小尼)交织在一起,成了南海最动听的晨曲。

她知道,慈航道人这个名字,终将像昨夜的月光一样淡去。而观音菩萨的传说,才刚刚开始。在这片被西梵音浸润过的海域,在无数生灵的祈愿中,她将以全新的姿态,继续她的修行 —— 不再是为了玄门正统,而是为了每一朵需要甘露的莲花,每一个需要庇护的生命。

净瓶中的甘露还在流淌,像一条看不见的河,连接着太虚与南海,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而那道曾让她迷茫的隔阂,此刻已化作莲桥下的流水,滋养着两岸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