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固本培元

司马老贼 土玄 1931 字 4天前

这份清醒的认知,很快体现在他的行动中。在一次关于并州防务的朝议上,并州刺史梁习奏报已击退鲜卑扰边,并安抚南匈奴各部,请求封赏有功将士。司马懿立刻出列,不仅完全赞同,更主动进言:“大将军(曹真)总督中外军事,运筹帷幄,威加北疆,方有此胜。陛下,臣以为,当增大将军食邑三百户,以彰其功。”

曹丕闻言,颇为满意地颔首。曹真也有些意外地看了司马懿一眼,见他神色诚恳,全无虚饰,便拱手谢恩。司马懿此举,既符合朝廷规制,又巧妙地向曹真乃至所有宗室将领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他司马懿潜心政务,毫无觊觎军权之心,且尊重他们的地位与功勋。

退朝回府,司马懿褪去朝服,换上一身宽松的深衣,方才显露一丝疲惫。书房内,油灯明亮,两个少年——司马师与司马昭——正垂手恭立,等待父亲的考较。

小主,

“今日考教政务。”司马懿的声音恢复了家主的威严,“若你为洛阳令,遇豪强纵仆行凶,伤及平民,当如何处置?”

年仅十六的司马师略一思索,沉稳答道:“当立即锁拿凶徒,依律判罚,绝不姑息。同时,需查究其主家是否纵容指使。若查实,即便豪强,亦当上奏朝廷,请旨严办,以儆效尤。然办案过程需证据确凿,程序合规,不授人以柄。”回答条理清晰,重在律法与程序。

司马懿不置可否,目光转向次子:“昭儿,你以为呢?”

司马昭眼神灵动,接口道:“兄长所言极是。然除此之外,或可再加一招。拿下凶徒后,可暗中放出风声,言乃其家奴仗势欺人,主家并不知情,且对受害者深表歉意,愿加倍赔偿。如此,既严惩了凶徒,又给了豪强一个台阶,全其颜面。若那豪强识趣,便会顺势而下,甚至严惩家奴以撇清自身,如此可免其狗急跳墙,暗中作梗。若其不识趣,再行彻查严办,亦占尽道理。”他更注重策略与实效,甚至带有一丝权谋色彩。

司马懿听完,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心中却对两个儿子的不同倾向有了更深的评估。他沉默片刻,方才开口,声音低沉:“你二人所言,皆有道理。然需切记,为官处世,绝非非黑即白。审时度势,藏拙于巧,方是长久之道。最终目的,并非一时胜负,而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个儿子,“家族的存续与光大。唯有家族根基稳固,枝繁叶茂,个人方能有所作为。切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时,张春华端着羹汤无声地走入书房。她将汤碗轻轻放在司马懿案头,目光扫过两个儿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却没有多言,只是对司马懿微微颔首,便又安静地退了出去。这些年,司马懿心机愈深,忙于政务,夫妻间话语渐少,甚至略显疏离。但张春华以她刚毅果决的性子,将府中内务、族人约束、子女教育打理得井井有条,肃清一切可能的后患,成为了司马懿完全无需分心担忧的“后方”。他们的情感或许不再炽热,却在维护家族利益这一点上,达成了高度乃至冷酷的默契。

天下的棋局,亦在司马懿的案头徐徐展开。

来自蜀地的细作传回消息:刘备已于白帝城忧愤而亡,丞相诸葛亮辅佐幼主刘禅登基,正全力整顿内政,恢复民生。朝中有人担忧蜀汉会为报刘备之仇而迅速北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