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江水倒流

我倒要看看,陈家用这些砂石地,能玩出什么花样。

工具的革新与筒车成功引水的奇迹,

如同最强劲的东风,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开荒的进度一日千里。

深秋的龙江北岸,已是一番崭新气象。

巨大的筒车日夜不息地转动,清冽的江水滋润着初现雏形的田垄。

王老五拄着锄头,抹了把汗,

望着眼前这片自己亲手开垦的土地,眼眶有些发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旁边新来的汉子李五哥凑过来,压低声音问道:

“王大哥,陈家……真只收两成租子?”

王老五还没答话,旁边一个正清理石块的妇人抬起头,语气笃定:

“千真万确!陈公子当着所有人的面发过誓,前三年免租,往后也只收两成。”

“你看看这水,”她指着渠里汩汩的清流,“再看看咱们手里的家伙,”

她掂了掂那把崭新的锄头,“钢口多好!

饭食管饱,家伙趁手,水能到田,租子只要两成……

这样的好事,祖祖辈辈谁见过?”

李五哥原是李家的佃户,他搓着粗糙的手掌,声音发涩:

“俺给李家种地,年景好时交完五成租子,剩下的也就勉强糊口,遇上灾年……”

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这时,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农直起腰,接话道:

“后生,你别看现在是生地,看着是瘦。

可你瞧见那边堆着的江泥没?还有那些沤肥的池子!

好好养上几年,这就是上好的水浇地!

总比你在那边,守着几亩薄田,看天吃饭,还要交五成租子强吧?”

李五哥望着远处正在铺设淤泥肥田的人群,

又回头看了看南边李家田庄的方向,眼神逐渐坚定。

他猛地抡起锄头,狠狠刨向脚下的土地,低吼道:

“干了!为了娃儿们往后能吃饱饭,这把骨头就卖给陈公子了!”

这样的对话,在工地上悄然流传。

越来越多的佃户放下犹豫,加入了开荒的队伍,哪怕只为了一口饱饭。

然而,这股暗流终于惊动了远方的田庄。

第039章 粮食危机再现

李家的管事带着几个家丁,气势汹汹地冲到工地边缘,

阴冷的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面孔,最后钉在李五哥身上:

“李五!还有你们几个!好得很啊……

竟敢跑到这儿来?今年的地不想种了?

明年也别想租我们李家的田!

现在立刻滚回去,东家还能网开一面!”

李五哥握紧锄头,手背青筋暴起。

若是往常,听到这般威胁,他早就惶恐告罪了。

但此刻,他看着身旁精悍的护卫,胆气壮了几分,

更重要的是,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缓缓转动、将清冽江水提上高地的巨大筒车。

他想起了秋收后,李家派人毫不留情地拉走超过一半收成的场景,想起了家人依旧饥渴的眼神。

再看看眼前,这些开荒的流民每日能吃上杂粮干饭,脸色一日红润过一日。

“王管事,”

李五哥的声音因紧张而有些沙哑,却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决绝,

“俺……俺不回去了。俺要留在这儿,开几亩属于自己的地,只交两成租子的地!”

“你!”

王管事气得脸色发青。

却见护卫不动声色地往前站了一步,将那几名佃户护在了身后。

管事咬了咬牙,知道今日讨不到好,只得撂下狠话:

“好!你们有种!以后别跪着来求我们李家的田!”

看着管事一行人悻悻离去,李五哥长长舒了一口气,

感觉压在心口多年的大石被搬开了。

他转向周围那些还在观望、神色挣扎的佃户,举起手中的锄头,大声道:

“乡亲们都看见了!有陈公子给咱们撑腰,怕什么!

想想咱们流了多少汗,却连这些刚来的流民兄弟都不如!

留下来,流自己的汗,开自己的荒,种自己的地!”

“对!留下来!开自己的地!”

受他感染,更多的佃户喊出了心声。

他们不再犹豫,纷纷举起工具,更加卖力地投入到开荒之中。

江水奔流,筒车旋转。

在这片新垦的土地上,一种名为“自立”的情绪,

正如秋日的野草,顽强地将根扎入地底……

然而,人数急剧膨胀,最直接后果就是粮食雪崩。

“公子,情况不妙啊!”

管家周福拿着最新的账册,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忧色,

“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我们原本预计能支撑两个月的存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