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笑道:“我当是什么,方才见那书太旧,给你换了个新书套,旧套子扔灶房了。”
吴才冲向灶房,从柴堆里抢回书套,长舒一口气。这时他才发现,书套内侧绣着四字:“爱不释手”。
“原来如此...”吴才恍然大悟,“老翁是要我明白专注之妙。”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吴才像是换了个人。不仅读书能坐得住,对任何事情都能投入十二分热情。更神奇的是,他碰到特别喜爱的物件,就会不由自主地念叨“爱不释手”四字。
一年后,秋闱再开。吴才带着那卷无字书赴考。考场中,他被难题所困,焦躁之际触摸书卷,心中忽然清明,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放榜之日,吴才高中解元!
喜讯传开,乡亲们纷纷登门道贺。王秀才挤到前面:“吴兄,不,吴解元!你究竟得了什么秘诀,进步如此神速?”
吴才举起手中古卷:“无他,唯‘爱不释手’耳。”
“爱不释手?”众人不解。
吴才解释:“凡事若能喜爱到不忍放手,专注投入,自然水到渠成。”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竟传成了吴才有一件宝物,只要对它说“爱不释手”,就能事事顺利。
这天,县令大人微服来访。原来县令公子周通是个纨绔子弟,对读书毫无兴趣,整天斗鸡走狗,把县令愁白了头。
“吴解元,听闻你有妙法能让顽石点头,不知可否指点犬子?”县令恳切地说。
吴才哭笑不得,只得如实相告。谁知县令认定他藏私,硬是留下百两纹银作为酬礼。
送走县令,吴才对母亲叹道:“这可如何是好?我哪有什么妙法?”
母亲笑道:“我儿何必烦恼?你虽无妙法,却有真经。何不将‘爱不释手’的道理传授于人?”
吴才茅塞顿开,当即在自家宅院开办学堂,专收“三分钟热度”的学子。他第一课就讲自己与无字书的故事,最后总结:“所谓爱不释手,不是真的不能放手,而是喜爱到不愿放手。若能对学问有这般心意,何愁不成?”
学生们大受启发,纷纷寻找自己真正喜爱的事物。有的爱上了书法,有的迷上了算学,还有个胖小子居然对厨艺爱不释手,被他那指望他考功名的老爹揪着耳朵拎回家去。
消息传到县令耳中,他半信半疑地将儿子送来。周通初来时百般不愿,直到吴才让他尝试各种学问。试到兵法时,周通眼睛亮了;接触到武术,他更是跃跃欲试。
“奇怪,这混世魔王居然对武学爱不释手?”县令得知后大为惊讶。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