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红旗百货大楼“吃出玻璃渣”的消息,像一盆冰水浇在了刚刚劫后余生的“万家香”食品厂头上。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玻璃渣?这不可能!”李秀兰失声叫道,脸上血色尽失,“我们的生产流程孙工都把关过,原料清洗、灌装、密封每个环节都……怎么可能有玻璃渣?”
赵大海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杯乱响:“肯定是那个姓吴的王八蛋搞的鬼!在本地搞不垮我们,就把手伸到省城去了!”
林卫东沉默着,眼神锐利如刀。相比众人的愤怒和难以置信,他思考得更深。在本地,对手用的是举报、暴力清场这种相对“粗糙”的手段。而在省城,一上来就是“吃出玻璃渣”这种直接指向刑事责任、能瞬间摧毁品牌的致命指控。手段更狠,也更“高明”。
“现在不是讨论可能不可能的时候。”林卫东的声音打破了凝滞的空气,“胡科长电话里的态度很强硬,要求我们立刻去人处理。这是命令,不是商量。”
他迅速做出部署:
“秀兰,你留在厂里,稳住生产,确保我们发出的每一批货都万无一失。同时,把最近三个月发往省城那批货的所有生产记录、质检报告,尤其是灌装线的设备运行记录和玻璃容器供应商的质检证明,全部整理出来,一份不能少!”
“大海,你跟我去省城。另外,想办法,看能不能通过周老板或者其他渠道,打听一下省城那边最近有没有什么风吹草动,特别是关于我们的竞争对手,或者……那个吴经理的动向。”
“还有,”林卫东看向一直沉默旁听的孙维民工程师,语气恳切,“孙工,这次恐怕还得麻烦您。虽然问题不一定出在生产端,但您的专业判断,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
孙维民面色凝重地点点头:“事关食品安全,又是这种恶性事件,我义不容辞。我跟你们一起去。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玻璃渣’。”
当天下午,林卫东、赵大海和孙维民就坐上了前往省城的火车。三人都心事重重,车厢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抵达省城已是傍晚。他们没有耽搁,直接赶往红旗百货大楼。此时的百货大楼依旧灯火通明,人流如织,但林卫东却感觉那光鲜亮丽的大门背后,仿佛藏着一头噬人的猛兽。
胡科长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待了他们,脸色比上次见面时阴沉了十倍。他面前桌子上放着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半瓶“万家香”辣酱,以及几块细小的、闪烁着尖锐光芒的透明颗粒。
“林老板,你们看看!这就是从我们柜台卖出去的辣酱!顾客买回去,差点吃出人命!”胡科长指着塑料袋,语气带着压抑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幸好发现得早,只是划伤了口腔。要是吞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红旗百货几十年的金字招牌,差点就毁在你们手里!”
林卫东没有急着辩解,他戴上事先准备好的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塑料袋,凑到灯光下仔细观察。孙维民也凑了过来,眼神专注。
那几颗透明颗粒大小不一,最大的约有米粒大小,边缘锐利,在灯光下折射出冰冷的光泽。
“胡科长,这瓶辣酱的生产批次是?”林卫东冷静地问。
胡科长扔过来一张单据:“就这一批!B3782!是你们半个月前送来的货!”
林卫东心中一动,B3782批次,他印象很深,那是孙工完成第一次技改后,生产线稳定性最佳时期生产的产品,质检记录是全优。
“胡科长,我们能把这瓶样品带走吗?我们需要进行专业分析。”孙维民开口道。
胡科长冷哼一声:“样品?这就是证据!已经有很多顾客要求退货,媒体也听到风声了!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分析样品,是立刻拿出解决方案!下架所有产品!赔偿我们商场的损失和商誉损失!否则,就等着吃官司吧!”
态度强硬,不留余地。
从百货大楼出来,三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东哥,这胡科长,感觉像是故意在把事情闹大?”赵大海挠着头,有些不解。
林卫东点点头:“他反应过度了。按理说,这种问题应该先内部沟通,确认责任。但他直接把我们叫来,张口就是下架、赔偿、打官司,仿佛已经认定是我们的问题。”
孙维民沉吟道:“那些玻璃碎屑……看起来不像是生产过程中可能混入的原料杂质,更像是……后期人为加进去的。形态太尖锐,不像是在液体里长时间浸泡磨合过的样子。”
“人为?”赵大海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