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古画迷踪案之墨社现形记

赵雄适时地沉声开口,带着官府的威严:“尔等罪行,罄竹难书!若肯招供幕后主使及同党,尚可酌情量刑。若冥顽不灵,按律当株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威逼,利诱,加上心理防线的松动……

最终,在持续的攻心下,那名衣领带朱砂的犯人,率先崩溃了。他涕泪横流,断断续续地开始交代。

随着他的供述,一个隐藏在平安县文风鼎盛表象下的阴暗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这“墨社”,并非追求前朝复辟,其核心目的,就是掌控那条珍稀的“乌枢”(即高品质乌金)矿脉,以此牟取暴利,甚至……与境外势力有所勾结,意图影响边疆军备。其成员,果然已渗透本地士林,除了已知的(根据之前线索推断,可能是县学教谕之类的中低层文吏),竟还包括一位致仕返乡的礼部员外郎!正是这位员外郎,凭借其过往的人脉和影响力,为“墨社”的活动提供了不少庇护。

而组织的首领,极其神秘,代号“砚主”,连他们都未曾见过真容,只通过中间人(如之前逃脱的面具人)传递指令。

他们的计划是,先利用陈运来祖上遗留的线索找到并确认矿脉,然后设法通过伪造地契、勾结官府等方式,逐步将矿脉区域掌控在手,再进行秘密开采。

陈运来之死,是因为他试图独自寻找矿脉,并以此要挟“墨社”换取重振家业的资本,触及了核心利益,故而被灭口。

审讯结果令人心惊。一条矿脉,竟牵扯出如此庞大的利益网络和阴谋,其背后可能引发的动荡,远超一起单纯的凶杀案。

墨社,终于现形。虽未擒获“砚主”,但其组织结构、核心目标、部分成员已然暴露在阳光之下。

赵雄立刻下令,根据口供,秘密监控那名致仕的礼部员外郎以及已暴露的士林成员,同时将案情火速密报州府乃至更高层级。此事,已非平安一县所能独立处置。

“乌枢”之光,照亮的不再是藏宝图,而是一个足以吞噬生命的巨大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