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的笔斗……光影?!
林小乙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头儿!我可能想到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
“这玉笔斗,雕工镂空,底部又有奇异纹路。”林小乙拿起笔斗,走到窗边,此时晨曦微露,天光渐明,“如果……如果我们将它置于特定的光线下,比如……日光,让它产生的投影,投射到《秋山问道图》上……会不会……”
这个想法太过新奇,让众人都是一怔。
吴文最先反应过来,猛地一拍手:“妙啊!玉器透光,光影交错,其投影与画作叠加,或许能产生新的图案或指示!这符合‘墨社’一贯的机巧作风!”
事不宜迟,众人立刻将《秋山问道图》在长案上重新展开压平。林小乙手持玉笔斗,吴文和赵雄小心地调整着画作的角度,郑龙也凑过来,好奇地看着。
当第一缕明亮的晨光透过窗棂,照射在玉笔斗上时,奇迹发生了。
那镂空的层峦雕工,在光线下于画作上投下了错综复杂、明暗交织的影子。而笔斗底部那些细密的纹路,透过玉石本身,形成了一道道更加精细的光线刻度。
林小乙缓缓移动、旋转笔斗,调整着光影的角度。
起初,那些影子只是杂乱地覆盖在山水之上。但随着角度的精确调整,当笔斗的某个特定棱线,与画中那条隐秘的“问道”小径平行,当底部的一道光线刻度,与琴谱推导出的起始点重合时——
所有的光影碎片仿佛瞬间找到了归属!
它们不再杂乱,而是严丝合缝地叠加在了《秋山问道图》的山水轮廓之上,并且,勾勒出了一条全新的、更加曲折隐秘的,贯穿群山、指向画外某处的淡金色光路!这条光路的尽头,在画作边缘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光点,旁边,由光影交织,隐约构成了两个古篆字——“乌枢”!
(“乌枢”在此处可作为“乌金矿脉”的隐喻代号,增加古意和神秘感。)
“乌枢?!”吴文失声惊呼,“这……这是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稀有金属,色黑质坚,可用于打造神兵利器!前朝曾有过开采记载,但矿脉早已湮没无闻!难道……墨社的真正目标,是这条‘乌枢’矿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