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文坛清流

张诚与王茹将关于李沅小圈子聚会的详细记录呈报给陈稳。

“君上,李沅已初步聚集起三、四位志同道合之辈,皆为中下层官员,性格或刚直,或务实。昨夜聚会,重点讨论了‘青苗钱’执行中的弊端,并有意在各自职司范围内加以留意和匡正。李沅在其中,起到了核心凝聚与引导思路的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稳仔细翻阅着记录,尤其是其中李沅等人的对话内容,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善。此小圈子虽小,却皆是实干之辈,且分处御史台、户部、国子监等不同衙署,若能形成合力,未来或可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李沅能成为核心,足见‘陆明’引导之功。”

王茹笑道:

“正是。据‘陆明’观察,李沅如今对实务的关注远超以往,且思考问题愈发深入细节。他这小圈子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共同的务实政见。”

“此乃大好事。”

陈稳放下记录。

“令‘陆明’继续保持现状,可适时与李沅探讨些更具体的,如漕运改良受阻、地方胥吏管理等问题,引其思考更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但切记,只引其思,不代其言。”

“臣等明白。”

张诚与王茹齐声应道。

陈稳走到窗边,感受着体内因这文官体系内“清流”力量的初步凝聚而带来的、一丝微弱的势运共鸣与成长。

“文坛清流,虽无滔天之力,却能涤荡污浊,浸润人心。”

他轻声说道。

“铁鸦军监控的是他们眼中的‘大势’,是那些耀眼的将相星宿。却未必在意这细微之处,悄然萌生的、代表着清醒与务实的力量。”

“而这,正是我们可以深耕的土壤。”

他仿佛看到,在那片被“剧本”束缚的土地上,几株稚嫩的幼苗,正试图凭借自身的力量,破开板结的土壤,迎接阳光。

而他们所要做的,便是在暗处,为这些幼苗,提供些许不易察觉的滋养与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