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稳的“势运初感”清晰地捕捉到,事件发生后,本地民众的“势”中,那怨恨的暗流又壮大了一分。
“民心可用。”
陈稳对石墩低语。
“但需引导,不可使其盲目爆发,白白牺牲。”
他们也开始利用“南风记”的渠道,悄然散播一些经过精心加工的流言。
“听说北边朝廷国库空虚,这次平定南方,耗费巨大,日后加征的税赋,恐怕要比现在多三成不止!”
“可不是嘛!我还听说,那些北人官吏,已经在暗中清查田亩、登记丁口,就是要为加税做准备!”
“唉,这好日子,怕是到头了……”
这些流言,半真半假,精准地戳中了百姓和士绅最敏感的神经——赋税。
它们如同无形的毒药,缓慢而持续地侵蚀着伪宋统治本就脆弱的合法性,加深着官民之间的隔阂与对立。
同时,陈稳也开始指示“南风记”,暗中甄选并接触那些有潜力、且对伪宋统治不满的地方势力。
除了太湖那股水寇,他们还发现了几家庄园武装力量不弱、对伪宋政令阳奉阴违的本地豪强,以及一些因为利益受损而心怀怨望的原吴越中低级官员。
接触的方式很隐蔽。
或是在其遇到困难时,通过第三方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帮助”;
或是匿名赠送一些金银、粮草,附上几句模棱两可、鼓励其“保全乡土”的话语;
或是利用“南风记”的商业网络,为其被压制的产业提供一些销路,维持其经济实力。
陈稳并不急于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
他现在做的,只是“播撒荆棘”的初步工作——筛选合适的“荆棘”种子,并为它们提供一点萌芽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让这些分散的、自发的抵抗力量,能够存活下来,能够给伪宋的统治制造更多、更持久的麻烦。
暗流,在伪宋看似平静的南方统治水面下,开始悄然汇聚,涌动。
而陈稳与石墩,就如同两个最高明的园丁,穿梭在这片潮湿闷热的土地上,耐心地寻找着每一处可以播种的地方,期待着荆棘破土而出,缠绕住伪宋南征大军后腿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