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是时候站队了

“这等于间接表态,会惹怒钢铁盟约。”有人提醒道。

纳吉布合上笔记本:“他们早就不信任我们了,现在至少还能换来一点生路。”

窗外,夕阳的光洒在尼罗河上,天色泛红。

从空中俯瞰,城市仍在运转——街上车流穿梭,老城区的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电车沿着河道缓缓行驶。可在政府和军方内部,没人再幻想能继续保持中立。

那天晚上,国防部发出加密电报,命令亚历山大、苏伊士和塞得港的海军基地全面检查防空系统。几小时后,一架东协的运输机在夜色中降落,卸下第一批新型设备。

官方没有公告,也没有媒体报道,只有军方的仓库里,亮起了久违的灯光。

埃及的媒体没有公开讨论这一转变,但无论是在军营、清真寺还是开罗街头的茶馆里,人们都在低声谈论同一个道理。

这个国家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中立”。

站在亚、欧、非三块大陆的十字路口,就注定要被每一股风推着走。

老人们记得1956年的炮火,年轻人记得阿拉伯之春的断网和宵禁。

他们守着苏伊士运河和亚欧非大陆的交界点,就像守着世界的十字路口。

但守门的人,总得决定替谁开门,替谁关门。

————————————

几乎同一时间,安卡拉。

总统府的窗子紧闭,办公桌上铺满了来自地中海舰队、外交部和驻突尼斯使馆的加密电报。

地图上,那条象征地中海航线的蓝色线,已被钢铁盟约的标记切割成数段——雅典、塞浦路斯、突尼斯、的黎波里。

它们像一串铁钉,将欧洲势力重新钉进南岸。

本来奥斯曼政府对中亚红旗再度升起保持谨慎距离,不愿与莫斯科过近,也不愿得罪布鲁塞尔。

但随着北非的局势在数月内剧变,钢铁盟约的舰队公开驻扎在突尼斯港口,在爱琴海设立“地中海安全协调中心”,并要求沿岸各国配合航道检查时,安卡拉意识到问题不再只是政治,而已涉及国土安全。

“他们宣称要建立‘欧罗巴—北非共同防线’,目的很清楚——他们想掌控整个地中海,把我们变成他们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