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重建联盟

消息最早出现在深夜的卫星频道上。

那是来自阿拉木图的一次临时记者会,背景是一面简陋的红旗,布料的折痕在灯光下清晰可见。

主持人语气平稳,似乎刻意压低声音,宣读着一份联合声明将在莫斯科时间零点同步发布。

起初,许多观众以为只是地方性的政治表态,但当画面切换,出现撒马尔罕、塔什干、比什凯克、阿克套、乃至莫斯科的签字现场时,所有人才意识到,这不仅是一场象征性的仪式。

声明的标题很简单:《关于建立欧亚社会主义联盟的联合文件》。

不过,文件中反复出现的另一个词——“苏维埃”——让这一切的分量立刻不同。

它没有沿用过去的政治名号,却又在每个段落里回到那个名字。

“我们,哈萨克斯坦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兹别克人民共和国、塔吉克人民共和国以及 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鉴于共同的历史与人民意志,宣布共同重建一个新的苏维埃联盟体。”

朗读者的声音透过各国的电视信号同步传出,信号偶尔带着轻微的沙沙声。

在莫斯科的广播中心,技术员们正监控各地的信号回传,确认延迟不会超过三秒。

联合声明的签署地定在撒马尔罕旧城的政府厅,一栋前苏联时代的灰色大楼。

走廊两侧悬挂着各加盟共和国的旗帜,地板刚被擦过,散发出淡淡的清洁剂味。

签字仪式没有礼炮,也没有阅兵,只有木制讲台、几份文件、几支笔,以及一个被特意调低亮度的聚光灯。

哈萨克方面代表首先发言。他是位出身工人家庭的经济学者,说话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四十年来,我们在不同体制下尝试过市场、私有化、外资开放,但我们的城市变成了矿井的附属区,工人离开了工厂,农民失去了土地。如今,我们选择回到那条未完成的路上。”

“这不是复古,也不是模仿。我们重新拾起苏维埃的旗帜,是为了让共和国的劳动与资源再次服务于人民,而不是海外的账户。”

在讲话的间隙,窗外的夜风吹动窗帘,记者的快门声此起彼伏。

大厅角落里,一个摄影师举着老式相机,镜头下的场景像是历史回声——只不过,这一次没有昂扬的口号,也没有激昂的合唱。

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指挥中心同步直播着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