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武威城下释兵戈,丹鼎炉中魔影现

证道红尘 扣字白桃 3469 字 12天前

朱不辞的跪地恳求,成为了压垮朱常烨内心犹豫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看着殿下昂然而立的林青阳,又看了看跪地不起的儿子,脑海中闪过青冥子那洒脱的身影,闪过血书中那地狱般的描绘,闪过这摇摇欲坠的万里江山……

大殿内陷入了长久的死寂。所有甲士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王爷最终的决断。

时间仿佛过去了很久。

终于,朱常烨缓缓从蟠螭龙椅上站起。他高大的身躯仿佛承载了千钧重担,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沉重。他走下台阶,来到林青阳面前,目光复杂地凝视着他。

“非是信你,”朱常烨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清晰,“而是信青冥子道友教出的徒弟,信这天下……已然沸腾的人心!”

他猛地转身,面向殿外,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如同金铁交鸣,传遍整个王府:

“传本王令!”

“武威城及南疆所有关隘,即刻起,开关!迎义师入关!”

“檄文通告南疆各州府,不得阻拦义师,若有违抗,以附逆论处!”

命令一出,满殿皆惊,随即,大部分将领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纷纷躬身:“谨遵王令!”

朱常烨再次看向林青阳,眼神已是一片决然:“本王可以开关,助义师北上。但我有一个条件——”

“王爷请讲。”

“本王要与你等一同北上,亲赴皇宫!”朱常烨的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与决绝,“我要当面问一问我的皇兄,他……究竟还是不是他!这朱家的天下,为何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林青阳深深一揖:“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有王爷同行,我等如虎添翼!”

...

就在林青阳成功说服镇南王,南方大局已定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师皇宫,却是一片诡异莫测的暗流涌动。

皇宫深处,皇帝日常起居的西暖阁内,熏香袅袅,却驱不散那股若有若无的阴冷气息。

当今天子朱常澈,身穿明黄龙袍,端坐在御案之后。他的面容依稀已不复之前定北宴上的红润,此刻也显得有些僵硬,眼神略显空洞,仿佛隔着一层薄雾在看奏折。他的动作有些迟缓,批阅奏章时,偶尔会停顿许久,似乎在努力思考。

侍立在他身侧的,是一位面白无须,身着绛紫色蟒袍,气质阴柔中透着深不可测的悬镜司之主,被朝野私下称为“九千岁”的魏无涯。

魏无涯低眉顺目,姿态恭敬无比,时不时为皇帝递上朱笔,或者轻声提醒下一份奏折的内容。任谁看来,他都是皇帝身边最忠诚、最得力的老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无人能察觉,在他那低垂的眼帘之下,隐藏着何等锐利如鹰隼的光芒。

一个月前,供奉殿方向传来的那几丝微弱到几乎无法感知,却又凌厉无匹的真气波动与血腥气,没能瞒过他这位巅峰大宗师的灵觉。他几乎可以肯定,供奉殿内发生了一场极其惨烈隐秘的内斗。

而更让他心寒的是,自那之后,皇帝身上的气息就变得极其古怪。那并非生病或衰老,而像是一种……神魂被无形锁链束缚、蒙蔽的感觉。皇帝还是那个皇帝,但内里的“神”,似乎已经不同了。

魏无涯侍奉朱常澈数十年,从潜邸到登基,感情复杂,但“忠于陛下”是他作为太监首领立身的根本。他忠于的是朱常澈这个人,而非那个坐在龙椅上的、被操控的傀儡!

他不能轻举妄动。皇宫内外,国师如今已有耳目遍布,他必须隐忍,必须伪装。

他的目光,偶尔会掠过殿外某个特定的方向——那是二皇子朱靖淳寝宫的位置。一场无声的合谋,早已在两人之间达成。通过绝对可靠的心腹,他们传递着信息,积蓄着力量,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毒蛇,等待着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来自外界的,足够强大的信号。

...

镇南王开关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开。

义师主力在顾云帆等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开入武威城,继而涌入已然失控的江南道。正如林青阳所预料,失去了漕运和经济命脉,又面临天下汹汹舆论,江南道的朝廷势力土崩瓦解。各州县官员或望风归附,或挂印而去,地方豪强则纷纷拥兵自保,甚至主动为义师提供粮草。

义师几乎兵不血刃,在短短半个月内,便全面接收了江南道,并顺利进驻漕运枢纽临清府,与早已在此等待的岳千擎部胜利会师。至此,义师拥有了稳固的后方和充沛的补给,兵锋直指最后的障碍——京师。

而与此同时,另一支更为精锐,也承载着最终使命的小队,则悄然踏上了征程。

由林青阳、镇南王率领的“斩首”小队,在义师主力接收江南道时,便已利用这宝贵的一个月时间,凭借二皇子朱靖淳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精确情报,化整为零,以各种身份伪装,绕过朝廷势力尚存的重点区域,悄无声息地向京师渗透。

这份情报详尽得令人震惊,不仅标注了安全的行进路线、接应点,更指明了京师外围悬镜司的哨卡分布、巡逻规律,甚至……还包括了一条早已废弃多年,连皇室档案中都罕有记载的皇家密道入口所在!

更重要的是,情报中明确指出了皇宫内最大的变数——七名叛变的皇室大宗师供奉的存在,并附上了他们大致的活动范围和特点。

这一个月,是潜伏与准备的一个月。斩首小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当今武林顶尖的存在,他们压抑着内心的怒火与杀意,如同最耐心的猎手,一点点地靠近猎物。

在此期间,他们甚至冒险抵近侦查,在京师西郊一处被悬镜司列为绝对禁地的山谷中,发现了那处处理“药渣”的万人坑。纵然早已从血书中得知,但亲眼目睹那堆积如山的幼小骸骨,感受着那冲天怨气几乎凝成实质的阴冷,所有人的心灵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