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白溪文会

证道红尘 扣字白桃 2141 字 12天前

沈孤雁微微颔首,示以眼神鼓励。

林青阳整理了一下衣冠,在周围些许诧异的目光中(因他衣着实在普通),从容地步上高台。他先是对着台中央的白松等人躬身一礼,然后转向台下众多宾客,朗声道:“晚生林青,江南人士,游学至此,恰逢盛会,不揣冒昧,愿赋词一阕,以咏今宵,聊助雅兴。”

他的声音清朗,姿态不卑不亢,顿时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许多人都在打量这个陌生的青衫少年,窃窃私语,猜测着他的来历。

白松看到林青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与边上的山长低语几句,山长随即眼神微亮,微微颔首,示意他开始。

林青阳闭目沉吟片刻,脑海中浮现出离家以来的种种,江湖风雨,异乡漂泊,与沈孤雁的相依为命,对此地山水人情的感受,以及对如今不知何处父母的思念……种种情愫,在胸中激荡,与那天上明月、脚下白溪交融。他体内那缕温热气流,似乎也随着他的情感缓缓流动,注入他的灵台。

再睁眼时,他目光清澈而深邃,仿佛映照着天上的明月。他走到早已备好的书案前,提笔蘸墨,手腕悬动,一行行清俊飘逸、却又暗藏风骨的行书,伴随着他清越的吟诵声,流淌在雪白的宣纸上:

碧落夜沉时,举盏问婵娟。谁持玉斧修得,今古一轮圆?欲驾月轮归去,却恐清辉孤寂,云海浸衣衫。回首人间世,灯火正阑珊。

开篇几句,以问月起兴,气势磅礴,却又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与迷茫,瞬间将全场嘈杂压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转雕槛,穿竹影,落眉弯。素光似旧,偏照离宴酒痕干。常恨萍踪易散,更叹蟾光难满,此意久缠绵。惟愿清辉下,万里共江山。

小主,

下阕笔锋一转,由宇宙之思落入人间情愫。对月怀人,感慨离合,意境缠绵悱恻。然而最终,却以“惟愿清辉下,万里共江山。”达观化解,升华为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词句落定,余音仿佛还在夜空中回荡。

整个广场,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落针可闻。

片刻之后,如同堤坝溃决,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声轰然爆发!经久不息!

“好!好一个‘惟愿清辉下,万里共江山。’!”

“此词一出,今夜余作皆可废矣!”

“这林青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惊世之才!”

高台之上,白溪书院的山长激动得胡须微颤,连声道:“绝唱!此乃中秋绝唱!当为魁首!”学正亦是满面红光,击节赞叹。

白松老先生抚须而笑,看着台下那成为万众瞩目焦点的青衫少年,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与一种“果然如此”的了然。

而就在这满场沸腾之中,高台旁的雅间中,一位身着淡雅苏绣月华裙、身姿窈窕的少女,正悄然立于月光下。她面上覆着一层轻纱,遮住了容貌,只露出一双清澈如水、却又带着几分聪慧与审慎的明眸。她并未随众人喝彩,只是静静地望着高台上那青衫落拓的身影,眸中异彩连连,低声自语,声音轻若蚊蚋,却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惊讶:

“林大哥?想不到,他竟然已到了南璃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