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辛的“乙字”计划,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迅速在北凉军中激起了涟漪。
计划的精髓在于“借刀杀人”。他并未直接指控徐小栓什么,而是通过一些看似“客观”的渠道,将一些精心筛选、断章取义的信息,传递到了陈芝豹麾下几位素来对徐小栓这个“义子”心存不满的将领耳中。
信息的核心内容有二:其一,夸大徐小栓在巡狩营的“独断专行”和“拥兵自重”,尤其强调其麾下将士只知徐将军而不知其他;其二,隐晦提及徐小栓与离阳剑仙李寒衣过从甚密,其力量来源疑似与离阳儒家有关,暗示其立场可能动摇。
这些信息,恰好戳中了陈芝豹一系将领最敏感的两根神经——对北凉军权纯粹性的坚持,以及对徐骁“义子”身份的天然排斥。
很快,风鸣原的巡狩营驻地外,开始出现一些不速之客。他们并非北莽刺客,而是来自北凉其他军镇的“友军”,以交流切磋、协调防务等名义前来,言语间却多有试探甚至挑衅。更有甚者,开始质疑巡狩营近期作战的伤亡比例,暗指徐小栓用人不当,徒耗北凉精锐。
压力,从朝堂的暗箭,转化为了来自北凉内部的、更加直接的排挤与质疑。
“将军!欺人太甚!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在黑水沼经历了什么!”张嵩气得脸色铁青,几次想要带人将那些前来“交流”的“友军”轰出去,都被徐小栓强行按下。
徐小栓依旧在养伤,但脸色已比前几日好了许多,地火之力对伤势和毒素的清除效果显着。他听着张嵩的汇报,眼神平静无波。
“让他们说,让他们看。”徐小栓淡淡道,“我们越是反应激烈,越是显得我们心虚。把我们的邸报和部分证据,也给他们一份。他们若看得进去,自然明白;若看不进去,说再多也无用。”
他深知,在北凉这个以实力和军功说话的地方,唯有实打实的战绩和牺牲,才是最有力的语言。赵辛想挑起内斗,他偏要反其道而行,将巡狩营的忠诚与血性,摊开给所有人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巡狩营承受着内部压力时,李寒衣警告中的那只“黄雀”,终于露出了踪迹。
这日深夜,一道几乎与夜色完全融为一体的黑影,如同鬼魅般避开了巡狩营和风鸣原城的所有明暗哨,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徐小栓养伤的军帐之外。
此人气息内敛到了极致,若非徐小栓眉心地火之苗对能量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几乎无法察觉其存在。他的隐匿功夫,比之“暗羽”竟似还要高明一筹!
黑影并未直接闯入,而是如同壁虎般贴在帐外阴影处,指尖吞吐着一种极其阴柔、带着腐蚀性的气劲,悄无声息地在帐布上溶开一个小洞,一双毫无感情的眼睛,透过小洞,冷冷地观察着帐内似乎毫无察觉、依旧在闭目调息的徐小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