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库贪腐大案如同一场猛烈的风暴,席卷了凉州城。尘埃落定后,空气却并未变得清新,反而弥漫着一种更令人窒息的压抑。徐小栓和他的军械整饬司,用雷霆手段树立了权威,也成了无数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明面上的报复暂时没有出现,刘明远、赵德柱背后的势力似乎选择了蛰伏。但徐小栓能清晰地感觉到,暗地里的窥探和恶意有增无减。他小院周围的预警小阵,几乎每晚都会有细微的触发痕迹。张嵩也汇报,发现有多股不明身份的人在暗中监视整饬司的动向。
徐凤年对此心知肚明,只是轻描淡写地对徐小栓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习惯就好。只要你自己立身正,手里有刀,就不怕鬼敲门。”他给了徐小栓更大的权限,允许整饬司扩充至五十人编制,并可自行招募精通算学、匠造的特殊人才。
徐小栓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或对暗箭的担忧中。他深知,个人安危和部门扩张都是次要的,即将到来的凉莽大战,才是真正的考验。军械整饬只是基础,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才是他当下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他将军械整饬的后续工作交给得力手下,自己则再次埋首于经略使府浩如烟海的军情文书和地理图志中。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某个仓库或某个官吏,而是整个北凉的边境防务体系。
结合【武道天机】系统的分析能力和《遁甲天书·残篇》中的阵法知识,徐小栓开始尝试推演北莽可能的主攻方向、进军路线,以及北凉各处的防御薄弱点。他不再是简单地处理文书,而是以一种超越这个时代军事参谋的视角,进行战略层面的沙盘推演。
数日不眠不休,他的眼中布满了血丝,但一份名为《关于凉莽边境防御及军械配置优化之浅见》的条陈,却逐渐在他笔下成型。条陈中,他并未直接指手画脚,而是以数据和建议的形式,指出了几个关键点:
重点防御区域:根据历年北莽入寇路线和当前情报,判断出几个风险最高的区域,建议优先加强这些区域的军械配备和工事修筑。
机动兵力配置:提出组建数支由轻骑兵和精锐步兵混合的快速反应部队,配备标准化的补给单元,用于支援各处险要。
军械标准化与模块化:再次强调了统一兵器规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将大型守城器械(如床弩)部分零件标准化、便于运输和战场快速组装的构想。
情报传递优化:建议建立更高效的烽燧信号系统和快马接力通道,确保军情传递的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