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作营的风波尚未完全平息,徐小栓便将目光投向了更深的水域——凉州城内的几大官营武库。与匠作营相比,武库涉及的利益更大,牵扯的关系网更复杂,看守武库的也多是军中退下来的老卒或有背景的官吏,可谓是真正的硬骨头。
徐小栓没有贸然行动。他深知,清查武库不能像整顿匠作营那样靠“偶遇”和抓现行,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和周密的计划。否则,打草惊蛇不说,还可能被反咬一口。
他将军械整饬司的日常事务暂时交给张嵩和两名心思缜密的文吏打理,自己则几乎泡在了经略使府的档案库里,同时动用了徐凤年给予的有限度的暗探资源。这一次,他的目标更加明确:寻找各大武库账目与边境军镇实际接收军械数量之间的巨大差额,以及这些差额物资的可能去向。
【武道天机】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海量的、看似毫无关联的文书、账册、调令在他的脑海中不断交叉比对、分析。他重点关注那些反复出现的经手人姓名、特定时间节点的异常调拨、以及一些看似合理却经不起推敲的损耗记录。
数日的废寝忘食,徐小栓的眼圈有些发黑,但眼神却越来越亮。一条条隐藏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指向了几个关键的人物和环节:
西门武库:库存缺口最大,尤其是制式弓弩和箭矢。账目显示多次大规模调拨至边境某军镇,但该军镇的实际接收记录却寥寥无几。经手人多次出现一个叫赵德柱的仓曹主事的名字。
南门武库:以储存刀剑、甲胄为主。账面上显示历年淘汰的残次品堆积如山,但处理记录模糊。有暗探回报,曾见到有不明车辆在深夜从南门武库侧门进出。
城内军械司:负责军械的最终调配和核销。其司丞刘明远,是凉州刘氏的旁支,而刘氏与离阳朝廷某位户部官员交往甚密。
线索指向了经略使府的中层官吏(赵德柱)、有背景的司丞(刘明远)以及可能存在的与离阳勾结的走私链条!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匠作营那个层面。
徐小栓将整理好的初步证据密封好,亲自前往世子府求见徐凤年。此事牵涉太大,他需要获得最高层面的授权和支持。
徐凤年仔细翻阅了徐小栓带来的材料,脸上那玩世不恭的表情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锐利。
“好家伙,蛀虫都钻到武库里去了。”徐凤年冷笑一声,“赵德柱……刘明远……还有可能通敌的嫌疑。小栓,你这次可是钓到大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