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拜见秦老

陈巧菱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柔声道:

“娘,不打紧。等弟弟他们高中了,回来再补上。

我让文书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盼盼’,盼着他舅舅们早日高中,平安归来。”

“盼盼……好,好名字。”陈大勇重复着这个名字,望着北方,目光悠远。

他仿佛看到,在京城的儿子,也正如同他们期盼着家人一样,在为了更好的团聚而奋力拼搏。

年关的喧嚣稍稍沉淀后,陈耀祖觉得时机已然成熟。

他郑重地写了一份拜帖,言辞恳切,既表达了对恩师多年教诲的感激与思念。

也简单说明了自己如今在国子监进学的情况,并恳请拜见。帖子由邓峰亲自送往秦府。

秦府的门房虽见多了前来攀附的达官贵人,但训练有素,见帖子上写明是国子监监生。

又记得老爷吩咐过不看重出身,便也客气地收下,表示会代为转呈。

帖子在府中传递,最终静静躺在了秦鸿书房的案头。

接连几日,前来拜会者络绎不绝,秦鸿不胜其烦,大多交由管家或子侄应付,自己也懒得翻阅那堆积如山的拜帖。

直到这日午后,他处理完几封地方上送来的水利咨文,略感疲惫,才随手拿起那叠拜帖,漫不经心地翻看。

当“学生陈耀祖顿首再拜”几个熟悉而又略显陌生的字迹映入眼帘时,秦鸿捻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

他拿起帖子,仔细看去,落款处果然是那个名字!

“陈耀祖……”秦鸿低声念道,浑浊却依旧清亮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浓浓的欣慰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责怪,

“这孩子……竟然已经到了京城,还在国子监?来了这么久,现在才递帖子,是怕打扰我这个老头子,还是跟我生分了?”

他脑海中浮现出几年前在长乐郡见到那个少年时的情景。

那时陈耀祖尚显稚嫩,但于水利一道展现出的惊人悟性和独特见解,让他这个浸淫此道数十年的老臣都为之惊叹。

此后数年书信往来,他亲眼“见”证着这个少年的飞速成长,其思维之活跃,考虑问题之周全,常常能给他带来新的启发。

在他心中,早已将陈耀祖视作自己的关门弟子,只是相隔遥远,未曾正式确立名分罢了。

如今,这孩子竟已凭自身本事进入了国子监,这让他老怀大慰。

皇帝让他收徒,传承衣钵,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陈耀祖。

小主,

只是,多年未见,不知这孩子心性是否依旧?学问进展如何?还需亲眼见上一见,方能最终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