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国子监乃国家最高学府,汇聚天下英才与硕学大儒。
其资源、平台、前景,确非书院所能比拟。
学生能有此际遇,乃是天大的造化,他身为师长,纵然万般不舍,又岂能因一己之私而阻拦学生前程?
良久,他长长叹了口气,脸上的怒容化为复杂的欣慰与落寞,挥了挥手,声音带着几分沙哑:
“罢了,罢了……国子监……那是更好的去处。
雏鹰终要离巢,搏击长空。老夫……祝你们前程似锦,只望你们莫要忘了在鸿儒书院所学,莫要忘了读书人的初心与本分。”
“学生谨记教习教诲!”三人齐声应道,再次向这位严苛却真心为他们好的师长,行了一个庄重无比的大礼。
收拾行囊时,听到风声的孙清浩急匆匆赶来,他看着正在打包书籍的陈耀祖。
眼神复杂,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陈耀祖,你……真的要走?”
陈耀祖停下动作,看向这位亦敌亦友的同窗,点了点头:“嗯,京城,国子监。”
孙清浩攥紧了拳头,脸上满是不甘与怅然。
最强的对手即将远去,他仿佛失去了一座时刻鞭策自己前进的山峰,心中空落落的。
陈耀祖看出他的失落,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一贯的从容与一丝激励:
“孙兄,何必作此儿女之态?我不过是先去一步。你在此地,更不可有丝毫松懈。
否则,待我在国子监听名师授课,览群书精要,他日重逢,你怕是连我的背影都望不见了。”
这话果然有效,孙清浩眼中瞬间重新燃起斗志,他梗着脖子道:
“哼!休要得意!国子监又如何?我孙清浩未必就比你差!你且在京城等着,总有一天,我定会出现于京城,到时候自有一番较量!”
“拭目以待。”陈耀祖笑道。
孙清浩虽斗志重燃,但仍觉遗憾,他提议道:
“你们这一走,悄无声息也太不够意思。同窗近四载,好歹……也该正式告个别吧?”
陈耀祖也觉得有理,与王富贵、姚宗胜一合计,便决定由他们三人做东,在自家山下的火锅店设宴。
邀请所有同窗以及教导过他们的诸位教习,既是聚餐,也是告别。
消息一出,整个班级都轰动了。惊讶、羡慕、不舍的情绪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