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全家人的响应。陈耀祖也笑着点头:
“正好我明日月假休完,看完铺子我便直接回学堂。”
他心中也为此事高兴,家业稳固,他方能更安心地读书。
只是想到明年二月的县试,那份喜悦中又掺入了几分紧迫。
徐夫子近日布置的课业愈发繁重,还特意托人从府城弄来了近几年的科举真题,其苦心可见一斑。
所幸他与姚宗胜、王富贵三人如今关系愈发融洽。
姚宗胜虽偶有傲气,却真心将他二人视为友伴,时常将家中珍贵藏书借与他们阅览。
陈耀祖则投桃报李,将自己归纳重点、押题分析的“独门秘籍”与二人共享,时常搞得他们叫苦不迭,却又进步神速。
九月十五,秋高气爽,黄道吉日。
陈家位于码头附近的“陈记快餐”在阵阵鞭炮声中正式开张。
此前为卖什么,一家人没少商量。
陈耀祖仔细分析了码头地段的人流特点:力工、行脚商、赶路的百姓居多。
这些人图的是快、饱、实惠。于是,“快餐”模式应运而生。
掌勺重任自然落在大姐陈巧菱肩上。
她心灵手巧,这些年也是研究了不少菜色,能将寻常食材做出诱人滋味。
开张这日,陈耀祖特意向夫子告假前来帮忙。
菜单简洁明了:早上供应热腾腾的粥、包子、藕粉;
午间主打快餐,五菜一汤,荤素搭配,分八文和十文两种规格,饭管饱,凉茶免费。
这般实惠,立刻吸引了码头上大批讨生活的人。
开张当日,生意火爆异常。
后厨里,张小花、李氏和陈家几位姐姐忙得脚不沾地;
前厅,陈大勇、陈二喜负责招呼打菜,陈悦瞳和陈皎月则手脚麻利地收钱算账。
陈耀祖反倒成了最“闲”的人,他只负责总体协调,规划流程,确保忙而不乱。
傍晚时分,客流渐稀,徐夫子竟带着王富贵和姚宗胜前来道贺。
陈家自是热情招待,重新开火炒了几个拿手菜。
王富贵吃得满嘴流油,连连夸赞:“巧菱姐这手艺,绝了!比县里大酒楼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