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凯旋与暗影

春深时节,北归的銮驾浩浩荡荡,与南征时的肃杀截然不同。队伍中满载着缴获的仪仗、图籍、以及南方进贡的奇珍异宝,旌旗招展,鼓乐喧天。沿途州县百姓箪食壶浆,夹道迎拜,欢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凯旋,天下一统的荣耀照亮了每一张面孔,连吹过原野的风都带着扬眉吐气的暖意。

刘昊端坐于华贵的銮舆之内,透过珠帘望着窗外沸腾的景象,面色平静,并无多少志得意满之色。江南的硝烟已然散去,但掌权愈久,他愈发明白,打下江山与坐稳江山,是两回事。朝堂上的暗流、新政推行的阻力、西域的诡异威胁、以及曹操死后留下的重重谜团,都如同隐藏在盛世华袍下的虱子,随时可能叮咬得这新生帝国不得安宁。

熊山骑着高头大马,护卫在銮驾之侧,挺胸凸肚,享受着道路两旁投来的敬畏目光,时不时对身边同样披甲持锐的张辽咧嘴笑道:“文远,瞧见没?这才叫气派!比在江上晃荡舒坦多了!” 张辽只是微微一笑,目光却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作为宿将,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放松警惕。

负责后勤统筹的侯吉,则坐在后面一辆堆满账册的马车里,一边扒拉着算盘珠子核对沿途开销,一边心疼地嘀咕:“这么多人吃喝拉撒,赏赐地方……唉,都是钱啊!幸好江南富庶,抄没的逆产不少,不然这趟真是亏大了……” 他已经开始盘算着回邺城后,如何将江南的财富高效地输送到北方,充实国库。

越是接近邺城,迎接的仪式越是隆重。距城五十里,丞相戏志才便率领留守的文武百官,出城远迎。看到戏志才虽然清瘦但精神尚可,刘昊心中稍安。这位肱骨之臣,在他南征期间稳定后方、推行新政,功不可没。

“臣等恭迎陛下凯旋!陛下扫平江南,一统寰宇,功盖千秋!” 戏志才率领百官,跪伏于道左,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身后众臣齐声附和,声震四野。

刘昊走下銮舆,亲手扶起戏志才:“丞相请起,众卿平身。朕能安心南征,全赖诸位卿家稳固朝纲,此乃众卿之功!” 一番慰勉,君臣相得,其乐融融。

盛大的入城仪式将凯旋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邺城万人空巷,欢呼声浪几乎要将城楼掀翻。刘昊换乘御马,在玄甲禁军的护卫下,缓缓穿过欢呼的人群,接受臣民的朝拜。他目光扫过一张张激动而虔诚的面孔,能感受到“洞察之眼”反馈回来的、大部分是真诚的拥戴和对于太平盛世的渴望。这让他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又加重了几分。

当晚,皇宫设宴,大飨群臣,论功行赏自然是最重要的环节。南征将士,从张辽、徐晃等大将到有功士卒,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和晋升。朝堂之上,一派和谐喜庆。连之前因新政而心怀惴惴的一些官员,此刻也暂时放下了顾虑,融入这四海归一的热烈气氛中。

然而,盛宴的灯火之下,总有照不到的阴影。庆功宴结束后,刘昊并未休息,立刻在御书房召见了戏志才和随驾归来的郭嘉。轻松的寒暄过后,书房内的气氛迅速变得凝重。

“志才,朕离京期间,朝中可有异动?新政推行是否顺利?”刘昊首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