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指向那溪流:“天时既旱,水源有限,此非人力可强求。但人事,却可尽力。老夫观尔等所争,无非是水量分配不公。李家坳拦水自保,情有可原,但全然不顾下游,亦有失仁厚;王家村欲强行破坝,更是鲁莽,非解决问题之道。”
众人闻言,皆低头沉思。
狄仁杰继续道:“老夫有一策,或可解眼前之急。尔等可依田地多寡、需水缓急,共同拟定一个分水章程。譬如,每日辰时(7-9点)至午时(11-13点),开坝放水七分予下游王家村;未时(13-15点)以后,闭坝蓄水,供上游李家坳使用。如此轮替,虽不能尽如人意,但可保两村秧苗不致早夭,共渡难关。待雨水丰沛,此患自解。”
他又看向那临时土坝:“此外,此坝过于简陋,易溃且阻水不畅。老夫可资助些许银钱,尔等两村出些人力,将其改建为石砌分水闸,设闸板控制水量,岂不比这土坝更好?日后亦可按需调节,免去年年之争。”
这一番话,合情合理,又提出了具体解决之法,两村村民听了,面面相觑,之前的火气渐渐消了。李、王二位里正交换了一下眼色,都觉得这是眼前最好的办法,一齐向狄仁杰躬身施礼:“老大人明断!我等愿依老大人之法行事!再不敢生事了!”
一场即将发生的流血冲突,就这样被狄仁杰的智慧和威望化解于无形。两村村民甚至开始商量起如何出工修建水闸。狄仁杰留下一名侍卫协助前期协调,并真的留下了一些银两作为资助。
车队得以继续前行。如燕看着后方渐渐和睦起来的村民,感慨道:“叔父,您这真是‘刀笔断案,仁心解纷’呢。”
狄仁杰微微颔首:“为官者,牧民一方,不仅要惩恶,更要善于化解民间疾苦与纷争。很多时候,百姓所求,不过是一条活路,一份公平罢了。”
解决了争水纠纷后,狄仁杰一行继续南行。不一日,已近江州地界。天色将晚,众人便在江州北面一座名为“长亭驿”的驿站歇脚。
这长亭驿规模较大,往来官商众多,颇为热闹。然而,狄仁杰刚在房中坐定,便隐约听得驿馆后院传来妇人低低的哭泣声,声音悲切,似有无限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