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每日发放的赈济粥?”狄仁杰看向负责粥厂的小吏,声音冷了下来。
那小吏吓得腿一软,跪倒在地:“回国公爷……这,这已是按……按定额熬制的……”
“定额?”狄仁杰冷哼一声,“本阁离京前,陛下亲口所言,赈灾之粥,需‘插筷不倒’!尔等这粥,怕是清风拂过,便能见底吧?曾泰!”
“学生在!”曾泰应声而出。
“即刻重新核算并州现存粮秣,厘定新粥标!自今日起,凡官办粥厂,粥必须达到‘插筷不倒’之标准!若有克扣,贪墨者,无论官职大小,一经查实,立斩不赦!”狄仁杰声音朗朗,传遍整个粥厂。
灾民们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和感激涕零的叩拜声。“狄青天!”“谢狄阁老!”的呼声不绝于耳。
周炳坤及一众并州官员的脸色则变得极为难看。狄仁杰此举,不仅直接否定了他们之前的赈灾标准,更是在万千百姓面前,公然树立威信,打击了并州官场的颜面。这“虎”,敲得结结实实!
巡视过程中,狄仁杰看似随意,实则目光如炬,不断扫视着周围的环境与人群。他注意到粥厂附近有几个看似闲汉的人,目光闪烁,不时交头接耳,却并不像寻常灾民那般急切等待施粥。他还注意到,当他下令提高粥标时,周炳坤身后的一名参军,脸色瞬间白了一下,手指不自觉地捻动着衣角。
这些细微的反应,都被狄仁杰默默记在心里。
巡视结束,返回行辕的路上,李元芳低声道:“大人,果然有尾巴跟着,手法很老道,像是军中斥候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