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人放心,末将定会小心行事,设法套取线索!”李元芳抱拳领命,眼中精光闪动。
“此外,”狄仁杰思忖片刻又道,“我会请陛下密旨,让内卫府调动潜伏于市井的‘暗桩’,从侧面收集所有关于‘奇巧斋’、‘墨先生’以及近年来洛阳城中出现的任何与奇巧机关、异域金属相关的流言或交易信息。多方印证,方能窥得全貌。”
计议已定,众人立刻分头行动。
翌日,南市开市,依旧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曾泰率领的大批衙役突然出现,开始逐户盘查,引得市井一阵骚动,不少商户掌柜面露紧张之色。
而与此同时,李元芳已换上一身锦缎华服,扮作一名气质儒雅却又不失豪阔的南方巨贾,带着几名同样扮作随从的精干内卫,来到了位于南市深处一条相对僻静巷弄里的“奇巧斋”。
店铺门面并不起眼,黑匾金字,略显陈旧。推门而入,一阵混合着金属、木材和油脂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店内光线稍暗,四处陈列着各种精巧的物件:自动报时的木鸟、结构复杂的锁具、打磨光亮的金属镜、还有一些造型奇特的工具,果然与寻常工坊不同。
一个伙计懒洋洋地迎上来,见到李元芳一行人衣着光鲜,气度不凡,这才打起几分精神:“几位客官,想看点什么?”
李元芳操着略带吴语的官话,微微一笑:“听闻贵坊手艺精湛,尤善制作精巧机关之物。在下乃苏杭丝绸商,欲寻几件别致新颖的玩意儿,进献京师贵人以为贡礼,不知贵坊可有能入眼之精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伙计一听是大主顾,眼睛一亮,连忙道:“有有有!客官您可算来对地方了!我们奇巧斋的东西,在这洛阳城里可是独一份!您里边请,小的去请坊主出来。”
伙计将李元芳几人引入内堂用茶,片刻后,一位约莫四十余岁、面色略显阴沉、手指粗糙但眼神精明的男子走了出来,想必便是坊主。
“在下便是此间坊主,姓吴。不知贵客如何称呼?”吴坊主拱手道,目光快速扫过李元芳及其随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鄙姓李。”李元芳笑着还礼,“吴坊主,久仰。在下需求之物,须得精巧绝伦,最好是中原罕见之作,价钱嘛,好商量。”
吴坊主脸上挤出些许笑容:“李老板豪气。不知您想要哪一类的器物?是观赏把玩之用,还是…”
“皆可。”李元芳故作随意地打量着店内陈设,“最好是蕴含奇巧机关,或是用材特殊之物。譬如…用某些罕见金属所制之利器?”他说着,目光似无意般扫过墙角陈列架上几件寒光闪闪的金属制品。
吴坊主眼神微微一动,笑道:“利器自然是有,不过多是些精钢打制的防身短刃、裁纸小刀之类。至于罕见金属…呵呵,客官说笑了,小坊本微利薄,哪用得起那些稀罕物事。”他回答得滴水不漏,但李元芳却捕捉到他方才那一瞬间的细微迟疑。
“哦?是么?”李元芳故作遗憾,话锋一转,“不过贵坊这些物件,确实精巧。想必坊内定有手艺高超的匠师吧?不知可否引荐一二?也好让在下当面说说要求。”
吴坊主略一迟疑,道:“坊内匠人皆粗鄙之辈,恐冲撞了贵客。您有何要求,告知在下便可。”
李元芳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和煦:“无妨无妨。在下经商,最喜结交能工巧匠。况且,这贡礼之物,需得了解匠人心思,方能制作称心,不是吗?”他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同时看似随意地从袖中滑出一小锭黄澄澄的金子,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