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灵田灌溉系统优化,产量再创新高

十日后,新系统首次全面启动试运行。

中央控制室内,凌皓、方瑜以及众多灵植夫屏息凝神,看着面前巨大的光幕。光幕上,代表百亩玉髓米灵田的三维模型清晰呈现,无数光点(传感器)闪烁着,实时反馈着各项数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检测到第三区,B7单元土壤湿度低于阈值,玉髓米处于抽穗期,需补充‘锐金之气’含量提升的灵液。”“神农”算法冰冷的电子音响起。

几乎在声音落下的瞬间,光幕上对应的区域,数十个“微灵枢滴灌头”悄然亮起微光。只见极其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水雾,精准地喷洒在指定植株的根部区域,水雾中隐隐带着一丝淡金色的光泽(锐金之气)。

“第五区,A2单元,植株叶面温度偏高,蒸腾作用加剧,建议增加百分之五灌溉量,并添加微量‘清心草’萃取液,缓解热应激。”

相应的滴灌头再次工作,水雾的流量微微调整,并融入了一丝几乎不可察的淡绿色。

整个灌溉过程,悄无声息,精准得令人发指!没有一滴水浪费,没有一丝灵气错配,完全是根据每一株灵植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灌溉!

老灵植夫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一辈子和灵植打交道,全靠经验和感觉,何曾见过如此精细、如此科学的管理方式?

“这……这简直是在伺候祖宗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灵植夫喃喃道。

凌皓微微一笑:“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只有满足它们最精确的需求,才能激发出最大的生长潜力。”

接下来的日子,新系统展现了其强大的威力。

在“神农”算法的精确调控和“微灵枢滴灌头”的精准执行下,百亩玉髓米的长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变化。原本有些卷曲的叶片舒展开来,变得翠绿欲滴,莹润有光。稻秆更加粗壮,稻穗更加饱满,沉甸甸地压弯了腰。

不仅仅是长势,生长周期也显着缩短!原本需要百日才能成熟的玉髓米,在新系统的培育下,仅仅七十天,便进入了成熟期!

当金黄色的稻浪在灵田中翻滚,散发出浓郁米香和灵气时,整个灵植培育中心都沸腾了!

“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