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打印头和多轴联动平台的设计。这需要极高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凌皓借鉴了“织网”系统中用于操控精密傀儡的灵能伺服技术,设计出了能够进行微米级定位的“灵能打印喷头”和“六轴联动构建平台”。
最核心的,是控制软件和三维模型。凌皓亲自操刀,基于“造化之炉”的推演核心,编写了用于切片和路径规划的算法,并将青锋剑的优化三维模型输入其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废寝忘食地攻关了三天三夜后,第一台原型机——“灵铸Ⅰ型”三维打印机,终于组装完成!
它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结构复杂的金属框架,内部是那个可以精密移动的打印喷头和构建平台,周围连接着多个盛放不同“灵墨”的料罐和各种能量源。
第一次测试,选择打印一柄结构相对简单的青锋剑。
实验室里挤满了闻讯赶来的人,欧冶启、云逸子、阿土、林风…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这台注定要改变历史的机器。
凌皓站在主控台前,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按钮。
嗡…
低沉的运行声响起,构建平台开始预热,打印喷头在灵能伺服系统的驱动下,移动到起始位置。
首先喷射的是构建剑身主体的、掺入了细化寒铁粉末和星纹钢颗粒的基础“结构灵墨”。喷头以极高的频率微幅振动,将粘稠的灵墨精确地喷射到预定位置,同时一道温和的能量束扫过,使其瞬间固化。
一层,两层,三层…
打印喷头如同最灵巧的织女,不知疲倦地来回移动,构建平台的Z轴缓缓下降,剑身的轮廓开始一点点地从无到有地“生长”出来!
所有人都看呆了!没有锤声,没有火星,没有匠人的汗水,只有冰冷的机器在按照预设的程序,精准地、一层一层地堆积着材料!这种创造的方式,充满了异样的美感和震撼力!
当剑身主体打印到一半时,系统自动切换了“墨水”。打印喷头开始在某些关键部位,如剑脊和能量节点处,打印掺入了特殊金属颗粒的“强化灵墨”,以优化应力分布和能量传导。
接着,在打印到靠近表面的层时,又切换成了用于构建“能量导流纳米网络”的“功能灵墨”。打印喷头以更加精密的轨迹移动,将那些“智能分子”构成的墨水,按照设计好的网络图案,直接“绘制”在了剑身内部!
整个过程流畅而高效,相比于传统锻造需要数日甚至数十日的反复锤炼、淬火、打磨、铭文,这台“灵铸Ⅰ型”打印机,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
当打印喷头完成最后一层的铺设,并进行了最后的表面能量固化处理后,构建平台缓缓升起。
一柄通体流畅、寒光内敛、与标准青锋剑外形别无二致的长剑,静静地躺在平台之上!
“完成了?!”石铁忍不住惊呼出声。
凌皓小心地取下这柄“打印”出来的飞剑。入手微沉,手感扎实,剑身浑然一体,完全看不出任何层层堆积的痕迹,仿佛是从一块完整的材料中切削而成!
“微观洞察镜!”欧冶启声音颤抖。
镜对准剑身。光幕上显示出其内部结构——细密均匀的基体组织,梯度分布的强化相,以及那完美集成在内部的、复杂而有序的能量导流网络!其结构的优化程度、材料的利用率、以及功能的一体性,甚至超过了实验室里手动覆层的那一柄!
“性能测试!”凌皓的声音中也带上了一丝激动。
结果很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