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冶启率领残余的百炼宗弟子正式加入灵青盟,在联盟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毕竟百炼宗曾是东域炼器界的金字招牌,即便如今落魄,其深厚的传承底蕴和欧冶启这位炼器大师的声望,依旧不容小觑。盟主亲自接见,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并将新材料实验室及周边区域划拨给他们作为研究和栖身之所。
对于凌皓而言,百炼宗的加入,不仅仅是多了几位炼器师那么简单。欧冶启和他弟子们脑中那浩如烟海的炼器知识、对各种材料特性的直觉认知、以及对地火能量运用的独到法门,都是“织网”数据库急需补充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关于那柄受损的焚天锤以及黑风山脉深处那可能与上古炼炉相关的虚空裂隙信息,更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安顿好百炼宗众人后,凌皓并没有急于开始修复焚天锤那样高难度的项目。他深知,要想将科学方法与传统炼器完美融合,必须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建立共同的语言和信任。
新材料实验室,成为了他们第一个“战场”。
实验室中央,原本放置“造化之炉”的区域旁边,清理出了一大片空地。此刻,这里正矗立着几台造型奇特、与传统的炼器炉、锻造台风格迥异的装置。
一台是通体由耐高温陶瓷和某种暗银色金属构成的柱状设备,表面布满了复杂的冷却管路和观测窗口,顶部连接着粗大的能量导管,底部则是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坩埚——这是根据凌皓设计,由炼器堂和阵法院联手打造的“可控高温熔炼炉”。它摒弃了传统地火的不稳定和开放性燃烧,采用高纯度灵气电弧产生超高温,并可通过阵法精确控制炉内温度曲线和氛围。
旁边则是一个更加笨重的、如同巨型胶囊般的金属容器,壁厚惊人,表面铭刻着强大的加固和密封符文,连接着多个压力表和灵压调控阀——这是“高压反应釜”,用于在高压环境下进行材料合成或处理。
此外,还有用于快速冷却的“急冷槽”,用于施加定向磁场的“磁控结晶装置”,用于进行粉末冶金的“高能球磨机”等等。
这些设备在欧冶启和石铁等百炼宗弟子看来,简直是奇形怪状,完全颠覆了他们对于“冶炼”的认知。
“凌大师,这…这些东西,真能炼出好材料?”石铁看着那冰冷的金属疙瘩,忍不住质疑。在他印象里,炼器就应该是烟熏火燎,锤声叮当,匠人挥汗如雨,凭借经验和手感,与材料进行灵魂沟通的过程。眼前这些,太过“干净”,太过“机械”,缺乏了炼器应有的“温度”和“灵性”。
欧冶启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中也流露出同样的疑虑。他承认那些分析仪器很神奇,但冶炼锻造,毕竟是创造的过程,岂是冷冰冰的机器可以替代?
凌皓理解他们的想法,微笑道:“器具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些设备,只是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控制冶炼过程的工具,最终的决定权和创造力,依然在我们手中。而且,它们能带我们去看一看,传统方法永远无法触及的微观世界,去理解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
他走到那台“可控高温熔炼炉”前,启动了控制法阵。低沉的嗡鸣声中,炉体内部的符文逐一亮起,观测窗内亮起刺目的白光,那是电弧被激发产生的光芒。
“今天,我们不炼什么神兵利器,就从最基础的‘寒铁’提纯和晶粒细化开始。”凌皓一边操作,一边解释,“传统千锻法,依靠反复捶打变形来破碎晶粒,但效率低,且会引入内应力。我们试试看,能否通过控制凝固过程,直接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
他取出一块标准的寒铁原矿,放入底部坩埚,密封炉体。
“第一步,升温至熔点以上一百五十度,并通入惰性灵气保护,防止氧化。”凌皓设定参数。光幕上显示炉内温度曲线急速上升,很快达到了一个令欧冶启都咋舌的高度,而且极其稳定。
透过特制的观测窗,可以看到坩埚内的寒铁迅速融化,变成一汪亮白色的金属液,在灵气的保护下,没有丝毫黑烟和杂质挥发,纯净得令人惊叹。
“温度稳定,开始进行电磁搅拌,使成分均匀。”凌皓启动另一个阵法。炉内无形的力场开始作用,金属液缓缓旋转起来。
“现在,是关键的一步——定向凝固。”凌皓全神贯注,“我们通过控制底部冷却水的流速和顶部加热功率,在熔体内建立一个单一方向的温度梯度,让金属从底部开始,向上逐步凝固。”
光幕上显示出炉内模拟的温度场和凝固界面推进的动画。
欧冶启紧紧盯着观测窗。只见那亮白色的金属液底部,开始出现细微的凝固前沿,并极其平稳地向上推进。在推进过程中,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晶粒只能沿着热流相反的方向生长,互相竞争,最终形成一列列细长的、取向一致的柱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