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皓那番关于“材料力学”、“晶格缺陷”、“应力裂纹”的言论,如同在欧冶启干涸的心田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钻研炼器之道数百年,凭借的正是祖辈口传心授的秘法和无数次失败中积累的“手感”。他隐约能感觉到焚天锤的问题所在,却始终无法像凌皓这般,用如此清晰、精准、甚至有些冷酷的语言,直指其最微观的本质。
“科…科学?材料力学?”欧冶启的声音带着颤抖,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凌皓,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凌…凌道友,你此言当真?并非戏言?”
那出言质疑的年轻弟子,名叫石铁,是欧冶启的徒孙,此刻也瞠目结舌,看着凌皓如同看着一个怪物。他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不依靠神识细细温养感应,就能如此笃定地说出连师祖都难以言明的症结?
凌皓神色平静,迎接着欧冶启审视的目光:“欧冶长老,是真是假,一试便知。修复焚天锤非一日之功,我们或许可以从一些更基础的开始。”
他的目光扫过石铁腰间悬挂着的一柄制式飞剑。那飞剑样式古朴,闪烁着淡淡的金属寒光,是百炼宗弟子常用的“青锋剑”,以坚韧和锋锐着称。
“比如,这位石师侄的佩剑。”凌皓指了指那柄青锋剑,“若我所料不差,此剑主材应为‘寒铁’混合少量‘风铜’,以‘千锻法’反复捶打而成,剑身铭刻了基础的‘锐金’符文以增加锋锐度,对吧?”
石铁下意识地点头,这确实是青锋剑的标准配方和制法。
凌皓继续道:“此剑炼制手法娴熟,符文铭刻精准,算得上是一柄合格的制式飞剑。但是…”他话锋一转,“其内部寒铁晶粒粗大不均,存在多处晶界偏析和微观孔洞;风铜分布不够均匀,导致剑身不同区域韧性和灵力传导性存在差异;千锻法虽然去除了大部分宏观杂质,但引入了新的内应力分布问题,尤其是在剑脊与剑刃过渡区域,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而‘锐金’符文的能量节点与材料内部晶格取向不完全匹配,导致灵力灌注时,约有百分之十五的能量被无效耗散…”
他每说出一项,石铁的脸色就白一分,欧冶启的眼神就更亮一分。这些细节,有些是石铁自己御使飞剑时隐隐能感觉到的滞涩之处,有些则是连欧冶启都未曾特别注意到的微观问题!凌皓却如数家珍,仿佛亲手炼制了这柄剑一般!
“你…你胡说!”石铁脸涨得通红,年轻人的倔强让他不愿相信这颠覆认知的事实,“你连碰都没碰我的剑,怎么可能知道得这么清楚?!定是信口开河!”
凌皓微微一笑,并不争辩,只是对阿土示意了一下。阿土会意,从随身的储物袋中取出一件巴掌大小、造型精巧、如同显微镜般的法器——这是实验室用来进行材料微观分析的“微观洞察镜”简化版。
“石师侄,可否借剑一观?”凌皓问道。
石铁看了看师祖,欧冶启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石铁这才有些不情愿地将青锋剑递出。
凌皓没有用手去接,而是示意阿土将“微观洞察镜”对准剑身几个特定的部位。一道微弱不易察觉的灵光扫过剑身,相关的数据便开始在连接的光幕上快速刷新。
“看这里,”凌皓指着光幕上放大后的剑刃部位图像,那里显示出了金属的内部结构,“这些亮白色的区域是寒铁主体,暗灰色的线条是晶界。可以看到晶粒大小不一,形状也不规则,这会导致受力时应力传递不均,容易从大晶粒与小晶粒的交界处产生裂纹。”
他又切换到一个显示元素分布的图谱:“这是风铜的分布,颜色越亮代表浓度越高。看到没有?在剑身中部区域风铜富集,而靠近剑脊和剑尖区域则相对贫乏。这会造成剑身各部位韧性不一,剧烈碰撞时,贫乏区更容易崩口。”
接着是内应力分布图,剑脊与剑刃过渡区域显示出醒目的红色,代表高应力区。
最后是灵力灌注模拟动画,可以清晰地看到,当灵力流经“锐金”符文节点时,由于与下方材料晶格取向不匹配,产生了明显的湍流和散射,一部分灵力确实被浪费了。
光幕上的图像和数据,冰冷而客观,如同最公正的法官,将青锋剑内部隐藏的缺陷一一揭露出来,无可辩驳!
石铁张大了嘴巴,看着光幕上那熟悉又陌生的佩剑内部景象,整个人都懵了。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了自己日夜温养的法宝内部,竟然是这般…“粗糙”!
欧冶启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他凑到光幕前,手指颤抖地抚过那些图像,如同抚摸情人的脸庞,口中喃喃自语:“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不得总觉得这批青锋剑比祖师笔记中记载的极品要差上一筹,原来是晶粒…是分布…是应力!肉眼难辨,神识难察,竟在此镜下,无所遁形!”
他猛地转身,一把抓住凌皓的手臂,老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凌道友!不,凌大师!此法!此镜!可否…可否让老朽一观究竟?!”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