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修士体质大不同,个性化方案出炉

“灵气属性细分”与“个性化修炼指南”的成功,将“地利”与“人和”中的“功法匹配”因素优化到了极致。然而,凌皓敏锐地意识到,在“人和”这个维度上,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被严重忽略了——修士个体体质的巨大差异性。

传统的认知中,体质往往被简单归结为“五行偏向”或“肉身强弱”,最多加上一些“纯阳之体”、“玄阴之脉”等模糊的、万中无一的特殊体质传说。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修士而言,他们的体质差异被笼统地归入了“资质”范畴,成了一个无法言说、只能认命的黑箱。

但凌皓绝不相信这是无法打开的黑箱。他认为,体质是灵气与生命体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必然有其内在的、可以被量化的生理和能量基础。

“为什么同样的功法、同样的灵气环境,有的人进境神速,有的人却步履维艰?除了灵根和悟性,体质必然扮演了关键角色!”凌皓在项目启动会上,目光灼灼,“我们必须揭开体质的神秘面纱,为每一位弟子,量身定制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从身体根基出发的终极个性化方案!”

一个代号为“本源”的、前所未有的研究计划启动了。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完整的 “修士体质量化评估体系”。

研究的深入程度,远超以往,直接触及了生命的本源奥秘。

凌皓组建了一支跨领域的顶尖团队,包括:

· 能量生理组:负责研究灵力在细胞、组织、器官层面的代谢、存储与运转规律。他们利用超高精度的“显微灵视术”(凌皓结合神识与探测技术开发),观察不同弟子在修炼时,其肌肉纤维、脏腑器官、乃至骨髓深处的能量响应差异。

· 经络与穴位特质组:深入研究不同弟子经络的宽度、韧性、穴位节点的灵敏度与容量极限。他们发现,即使是同样修为的弟子,其经络的“流量带宽”和“能量缓冲能力”也可能相差数倍!

· 神魂与肉身协调组:探究神识强度、意志力、情绪状态对肉身吸收和转化灵气效率的影响。首次将“心性”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因素,尝试进行量化关联。

· 代谢与丹毒积累组:分析不同弟子服用丹药后,药力吸收效率、丹毒残留与排解速度的差异。这直接关系到资源利用效率和长期道基健康。

研究过程动用了联盟最顶尖的资源,甚至需要弟子志愿者配合进行一些深入骨髓、触及神魂的精密检测,过程颇为辛苦。但在凌皓的威望和“为了终极效率”的号召下,大量弟子踊跃参与。

海量的、前所未有的生理和能量数据被采集上来。数据分析中心的光幕上,不再是简单的灵气曲线和功法路径,而是出现了细胞能量流图谱、脏腑灵光强度分布、经络3D建模与应力分析、神经-灵能反射速度测试结果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数据。

经过长达数月的艰苦攻关和庞大数据模型的训练,凌皓团队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他们成功定义了数十个关键的“体质参数”,并建立了这些参数与修炼效率、功法适应性、丹药耐受度、乃至瓶颈突破难易度的强关联模型。这些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 基础灵能代谢率(BEMR):静止状态下,单位时间内身体维持基本机能所消耗的灵力。这决定了弟子日常的“灵力消耗速度”。

· 经络最大通量(MMF):单位时间内,经络能够安全通过的最大灵力量。这决定了修炼时能承受的“功率上限”。

· 细胞灵能存储密度(CESD):细胞单位体积内能够稳定存储的灵力上限。这影响了灵力的“总量”和“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