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改革”的提案,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引发的涟漪和暗流,远超凌皓最初的预料。灵溪宗与青木宗的高层,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质疑与激烈辩论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深入研究。
毕竟,合并是两宗高层的共同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权力分配模式确实陷入了死胡同。凌皓提出的这个闻所未闻的“股份制”,虽然离经叛道,但其所蕴含的“量化公平”与“效率制衡”理念,却像是一把钥匙,精准地插入了僵局的锁孔。
于是,迎客峰的谈判暂停了,但两宗之间的文书往来和密使穿梭却变得更加频繁。焦点集中在了凌皓正在起草的那份《灵溪-青木新宗门股份制改革方案草案》上。
凌皓的小院,俨然成了这场变革的“思想发动机”。他几乎是不眠不休,将自己脑海中关于现代公司治理、证券金融的知识,与修真界的实际情况进行着艰难的融合与再创造。
阿土、林风、石坚等人则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负责资料整理、数据测算、图表绘制,以及应对那些闻风而来、试图打探消息或施加影响的各色人等。
数日后,一份厚达数百页,图文并茂、条款详尽的《草案》终于摆在了两宗高层的案头。
这份《草案》的内容,再次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第一章:总纲与性质
明确新宗门命名为“灵青盟”(暂定),其法律性质为有限责任修仙联盟。联盟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各成员(原两宗)以其认缴的股份为限对联盟承担责任。这就在法理上隔绝了无限风险,让合并更无后顾之忧。
第二章:股本与股权结构
详细规定了“联盟贡献点”作为股权计量单位。设立资产评估委员会,由两宗各派代表及邀请的中立第三方(如附近交好的宗门长老或散修大能)组成,对两宗投入的灵脉、药田、库藏灵石丹药法器、功法秘籍、弟子潜力、市场影响力等所有有形无形资产,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详细盘点与量化评估,最终确定各自所占的股份比例。
并首次提出了“原始股”概念,此部分股份为两宗创始持有,锁定一定期限,不得随意转让。
第三章:治理结构
构建了三权分立的现代公司治理框架:
1. 联盟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由所有持股者(目前即两宗)组成,按持股比例行使投票权。负责修改联盟章程、选举和罢免理事、审批重大投资与并购、决定利润分配方案等最重大事项。
2. 联盟理事会(决策执行机构): 相当于董事会,由联盟大会选举产生,设理事长(相当于董事长)一名,由持股最多一方推荐,另一方附议(或设定交替担任机制)。理事会对联盟大会负责,执行大会决议,领导盟主(相当于CEO)及其管理团队。
3. 盟主及管理团队(日常经营管理机构): 由理事会聘任,负责联盟日常运营,各堂口(丹堂、器堂、执法堂等)对其负责。
4. 监察殿(监督机构): 独立于理事会和管理团队,负责审计财务、监督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对联盟大会负责。
这套结构,清晰地划分了决策、执行、监督的权力边界,看得两宗长老们眼花缭乱,却又隐隐觉得…好像比现在各堂口职责不清、互相扯皮要强?
第四章:弟子权益与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