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裁判系统自动化,AI判罚少争议

万言建议书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青岚宗内激起了千层浪。其内容之详备、逻辑之严密、对公平的追求之极致,彻底颠覆了众人对“规则”的认知。各堂口代表在最初的震撼过后,迅速投入到了对建议书细节的审议和微调中。然而,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摆在了面前:如此精细复杂的规则,依靠传统的人工裁判,如何能确保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准确、无误、且一致地执行?

尤其是团队战的多维度积分系统,要求裁判在关注激烈对抗的同时,还要分心记录每个队员的“有效攻击”、“战术贡献”、“资源控制”等多项指标,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增加裁判人数,也难免会出现观察死角、判断标准不一、甚至因个人精力不济而导致的误判、漏判。

“凌长老,规则虽好,但执行起来,难啊!”传功堂的代表长老抚着额头,一脸愁容,“往届大比,仅凭几位长老目视裁决,尚且有诸多争议。如今规则细化至此,对裁判的要求高了何止数倍?只怕到时,非但不能减少争议,反而会因为裁判能力不足,引发更大的不满!”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附和之声。确实,再完美的规则,若无法有效落地,也只是一纸空文。

面对众人的忧虑,凌皓却显得成竹在胸。他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这也是他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诸位所虑极是。”凌皓环视众人,语气平稳而自信,“精细化的规则,自然需要与之匹配的、更先进的‘裁判’手段。我们不能只升级规则,而不升级执行规则的工具。”

工具?众人一愣,难道凌长老又要拿出什么像“留音玉符”一样的新奇玩意儿?

只见凌皓从储物戒中取出了几件造型奇特的法器部件,以及一张绘制着复杂阵图和能量回路的图纸。

“此乃我设计的‘大比自动化裁判辅助系统’的初步构想。”凌皓将图纸投射到玉璧上,“其核心,在于利用阵法、符文与特定法器,实现对赛场情况的多维度、全天候、无死角监测与数据化记录,并依据预设规则进行初步的、客观的判罚提示。”

他开始详细阐述这套系统的构成与原理:

1. 全域监测网络:

· 多角度留影法阵:在赛场关键位置(如擂台四角、团队战区域边界)布设多个高精度留影法阵(比留影石更高级,能持续记录),确保无观察盲区。

· 灵压与能量波动传感器:遍布赛场的微型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参赛者灵力爆发强度、护身灵力受损程度、特定法术的能量特征等,为“有效攻击”、“防御被破”等判定提供量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