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回灵丹改缓释技术,续航持久战翻盘

“涅盘”项目的初步成功,如同在丹堂乃至整个灵溪宗投下了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让所有人看到了科学丹法在修复与再生领域的无限潜力。然而,凌皓的研发触角并未停留在疗愈,而是迅速转向了另一个关乎修士即时战力和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领域——灵力恢复。

这一日,研习社的课程聚焦于《灵力补充体系的优化与革新》。凌皓手中拿着两枚丹药:一枚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回灵丹”,鸽蛋大小,色泽淡蓝,散发着浓郁的灵气波动;另一枚则是灵溪宗丹堂自己生产的、经过“纯净丹”标准改良后的回灵丹,体积稍小,色泽更纯,杂质更少。

“回灵丹,修士搏命、历练、闭关之必备。”凌皓开口道,“其原理简单粗暴:压缩蕴含高浓度灵气的药力,服下后瞬间释放,冲刷经脉,快速补充耗损的灵力。”

台下众人点头,这是常识。

“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凌皓话锋一转,将那枚普通回灵丹扔进丹析仪。

检测结果投射出来: 【灵气释放曲线:陡峭尖峰型。】 【峰值灵气浓度:超高,易对经脉造成冲击感,俗称‘噎得慌’。】 【有效持续时间:极短(约十至三十息)。】 【灵气利用率:低于40%,大量灵气因瞬间过载而来不及吸收,逸散浪费。】 【后续乏力期:由于灵力瞬间抽空又瞬间灌满,身体调节机制会导致短暂(约百息)的灵力运转晦涩期。】

“简单来说,”凌皓总结道,“传统回灵丹,就是‘一时猛,三秒男,完了还虚一会儿’。在需要持续、稳定输出灵力的场合,或者面对车轮战时,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因那短暂的乏力期而陷入危险。”

台下响起一片心有戚戚焉的附和声。尤其是那些经常需要组队下山历练、围剿妖兽的弟子,对此体会最深。往往一场恶战,磕了好几颗回灵丹,灵力条跟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打得别提多别扭了。

“而我们的纯净版回灵丹,”凌皓又将自家产品放入丹析仪,“通过提纯工艺,去除了杂质,减轻了经脉负担,灵气利用率提升到了55%左右,但…”

检测结果出现: 【灵气释放曲线:依旧是陡峭尖峰型,只是峰值稍低,持续时间稍长一点点。】 【本质问题未解决!】

“所以,我们需要一场更根本的革命。”凌皓在黑石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缓释”。

“祖师真法中,早有‘细雨润物,久旱甘霖’优于‘暴雨倾盆,水土流失’的记载。我们需要改变的,不是灵气的总量,而是灵气释放的速率和模式!”

“其目标,是让回灵丹的灵气,像绵绵春雨一样,持续、稳定、温和地释放出来,让身体能够从容不迫地充分吸收利用,避免冲击,避免浪费,避免乏力期!”

“这就是——缓释技术!”

台下众人眼睛一亮!这个概念直观易懂,且直击痛点!

“凌大师,如何才能做到‘缓释’?”有弟子迫不及待地问。

“原理并不复杂,核心在于‘控制’。”凌皓解释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路径:”

“1. 膜控型缓释:将高浓度的灵气核心,用一层特殊的、半透性的灵植胶膜包裹起来。这层膜允许灵气缓慢地、匀速地渗透出来。膜的厚度、材质、孔隙率,决定了释放的速度。” 他展示了一个小小的、包着一层透明薄膜的丹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