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科学炼丹零杂质,药效纯粹副作用无

他画了一条复杂的温度曲线:“比如炼制蕴灵丹,凝露草精华提取的最佳温度是198度,地根花催化活性峰值在205度,而主药融合阶段,又需要先在220度激活,再迅速降至185度保温慢凝…”

“这就要求我们的‘火’,必须能做到瞬间响应、精确控温、分区加热(针对丹炉不同部位)甚至能量形态转换(如从纯热能转为特定频率的灵能辐射加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便是‘丹控系统’的核心作用之一。”

钱长老若有所思:“怪不得你那丹控系统如此复杂…原来每一度变化,都大有深意!”

“第三,反应环境控制。”凌皓写下“压力”、“气氛”、“灵场”等词。

“压力会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炉内气氛(氧化性、还原性、惰性)会彻底改变反应路径;甚至引入特定频率的灵能场,可以促进特定键能的断裂与形成…”

“我们需要根据目标反应,精确调控这些环境参数,创造一个最利于目标产物生成,最抑制副产物产生的‘微环境’。”

“第四,过程实时监控与反馈。”凌皓点了点丹析仪,“就像它做的那样,但我们不能等炼完了才知道结果。我们需要在炼丹过程中,实时监测关键指标:能量波动频谱、物质浓度变化、甚至微观形态…一旦发现偏离预设轨迹,立刻自动微调参数,将其拉回正轨。”

“这就好比老司机开车,时刻看着仪表盘,随时调整方向盘和油门,而不是蒙着眼睛开到哪算哪。”

这个比喻通俗易懂,让两位老人频频点头。

“最后,后处理纯化。”凌皓道,“即使前面做得再好,也难免会有极微量副产物或未反应物。传统丹法几乎忽略这一步。但我们可以在成丹前,进行最后的美化。”

“比如,通过‘分子筛’或‘色谱柱’技术(用特定灵材炼制),吸附分离微量杂质;或者通过‘区域熔炼’技术,将杂质驱赶到丹丸一角,然后切除…”

刘大师傅倒吸一口凉气:“切除?!这…这…”

“对于追求极致的完美丹药,有何不可?”凌皓反问,“总比让杂质均匀分布在丹内,被修士服下要好。”

钱长老缓缓点头:“有道理…断肢尚可续接,切除一点丹渣,换取完美品质,值得!”

凌皓总结道:“综上所述,科学丹法追求零杂质、药效纯粹、副作用无,并非一句空话,而是通过这一整套环环相扣、精益求精的技术体系来实现的。它追求的,是绝对的掌控力,从混沌中提炼秩序,从粗糙中锻造完美。”

他拿起那颗无纹蕴灵丹:“这颗丹药,没有丹纹,不是因为它的能量结构不完美。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内部能量结构过于完美、均匀、稳定,以至于没有足够的应力差来形成可见的丹纹异象。它的完美,是内敛的,是深藏的。”

“这,或许就是祖师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吧。”

一番话,听得钱长老和刘大师傅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丹道前所未有的广阔未来!

原来炼丹,可以如此精深!如此严谨!如此…科学!

“系统!这才是真正的系统丹法!”刘大师傅激动道,“老夫以往所知,不过是皮毛耳!凌大师,这研习社,老夫第一个报名!从头学起!”

钱长老也抚须笑道:“老夫这长老之位,看来得让贤给年轻人喽!凌小子,丹堂未来,就交给你了!放心大胆地去干!老夫和整个丹堂,都是你的后盾!”

得到了最高层的全力支持,凌皓心中一定。他知道,改革的列车,终于可以全速前进了。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灵溪宗丹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热学习氛围中。

研习社正式成立,凌皓任社长,钱长老和刘大师傅任荣誉副社长。报名者几乎涵盖了丹堂九成以上的丹师,就连许多之前孙长老一系的人,也厚着脸皮跑来报名,生怕被时代抛弃。

凌皓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表,从最基础的《能量学入门》、《材料理化性质》、《反应动力学基础》开始讲起。他深入浅出,用大量炼丹实例进行类比,让这些习惯了经验主义的丹师们,逐渐开始接受定量思维和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