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果:失败!能量流离开初始引导路径后,迅速衰减、散逸,无法有效汇聚。如同细流入沙地,瞬间消失无踪。无法形成有效循环。
· 分析:能量强度过低,不足以维持循环消耗;或丹田区域“能量转化接口”(细胞膜受体?线粒体?)失效,无法接收和储存能量;或循环路径本身阻抗过大。
· 决策:根据预案,放弃循环尝试,避免无谓消耗。转为尽可能延长能量流入时间,最大化初始吸收量。
凌皓维持着引导状态,直到感觉精神力即将耗尽,那股微弱的清凉能量流也难以为继,才缓缓停止了功法。
他睁开眼睛,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脸上带着浓浓的疲惫,但那双眸子却亮得惊人!
第一次实践!虽然最终未能完成循环和储存,但成功了最关键的一步——首次实现了有意义的、定向的、可感知的能量引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证明了他的思路是正确的!“主动调谐”加“前置滤波”的方案可行!
“皓哥!怎么样?”阿土迫不及待地小声问道,李邈也紧张地望过来。
凌皓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拿起炭笔,在木片上飞速记录起来:
【实验日志 - 科学练气法1.0 Alpha Test - Run 01】
· 日期时间:…
· 环境能量强度:低(主观评估)
· 使用滤波材料:清心兰提取液(浓度X%)
· 目标频率锁定:成功(ω_target,属性倾向:水/木)
· 能量流强度:极低(<1 std unit)
· 能量流稳定性:中(存在轻微波动)
· 引导路径:自定义Path_A(阻力较小)
· 循环尝试:失败(原因:能量强度不足/接口失效/路径阻抗)
· 总有效吸收时间:约3分钟
· 精神力消耗:高(主观评估:8/10)
· 身体感受:穴位处清凉感明显,能量流入感清晰,散逸后无特殊变化。
· 结论:方案初步验证有效!核心瓶颈转移至能量流强度提升及后续转化储存环节。
写完记录,凌皓才抬起头,对眼巴巴看着他的两人露出了一个疲惫但灿烂的笑容:“成功了…一小步。”
他详细描述了刚才的过程和感受,特别是那清晰的、定向的能量流入感。
李邈听得如痴如醉,激动得老脸通红:“清晰感知!定向引导!妙啊!妙啊!寻常弟子引气入体,懵懵懂懂,只知有热流或凉意,何曾能如此精确知其来源、明其属性、控其路径?此乃…此乃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啊!”
阿土虽然听不懂太多术语,但看到凌皓和李邈都如此兴奋,也知道皓哥取得了重大突破,高兴得直搓手。
“不过,问题也很明显。”凌皓冷静地泼了点冷水,“能量太弱,无法循环,更无法储存。就像费尽力气接了一根细水管,却发现水池是漏的。”
“先生所言极是。”李邈抚须沉吟,“然既已找到门径,强化水流、修补池壁,便有了方向!既然清心兰有效,或可尝试其他滤波材料,寻找效果更佳者?既然那‘主动调谐’之法有效,或可加强精神训练,提升其效能?”
凌皓点点头:“正是下一步计划。此外,能量无法汇聚储存,原因需要查明。是丹田区域本身的问题,还是能量强度不足以‘启动’转化过程?需要设计实验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