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珠中能量

成为镖局学徒已近两月。陈强每日勤修不辍,《龟甲功》的桩功和呼吸法日渐纯熟,身体明显强健了许多,肌肉结实,气血旺盛。《枯木拳》的八式基础招法也已练得滚瓜烂熟,发力技巧掌握得越发精准,与同期学徒对练时已能稳占上风。

然而,正如薛师所断,根骨的瓶颈如一道无形的壁垒,横亘在他面前。无论他如何努力,按照《龟甲功》心法所述,始终无法感应到那所谓的“气感”,更别提在体内蕴养出一丝内息真气。他尝试了各种方法:调整呼吸深浅、延长静坐时间、在不同时辰修炼,甚至冒险加大了练习强度,导致数次气血翻腾、险些伤身,结果却依然如故。

那层隔膜始终存在。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身旺盛的气血在体内奔流,肌肉力量在增长,但就是无法将这些散逸的力量凝聚、提炼成更具韧性和穿透力的“内力”。没有内力,就意味着他永远停留在“锻体”的初级阶段,无法真正踏入武道的门槛,许多高深的武技、身法都无从练起。

刘威和几位镖师也看出了他的困境,私下指点过他几次,但涉及内息修炼,更多靠的是个人感悟和根骨资质,外人难以直接帮助。刘威宽慰他,即便练不出内力,将外功练到极致,也能成为一方好手,但言语中的惋惜之意难以掩饰。

这天夜里,陈强独自在镖局后院的练功房加练。房中摆放着几个木人桩和石锁,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旧木料的味道。他一遍遍打着枯木拳,动作标准,发力刚猛,木人桩被打得砰砰作响,留下浅浅的印痕。但他心中清楚,这只是纯粹的外在力量,缺乏内息的支撑,威力有限,且难以持久。

他收拳立定,气息微喘,额头见汗。他走到墙角水缸旁,舀起一瓢凉水喝了几口,冰凉的感觉暂时压下了心中的焦躁。他靠着墙壁坐下,从怀中取出那颗噬源珠。珠子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他摩挲着冰凉的珠体,思绪翻腾。传统的路径似乎真的走不通了。难道真要像刘镖头说的,满足于做一个外家功夫不错的镖师?

他不甘心。噬源珠的存在,他远超常人的“神意”,这些都是他的依仗。一定有别的路。

他回想起几次生死搏杀时的感觉。面对速龙、牛龙,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力量被调动到极致,那种状态下,似乎气血运行都变得不同。还有,噬源珠在接触怪物血液或能量时,会产生异动,甚至能吸收转化部分能量。

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既然无法从内部自然产生内息,能否从外部“引入”能量,再通过特殊方法转化为自身所能掌控的力量?就像噬源珠吸收怪物能量一样?

这个想法极其冒险。武道修炼讲究循序渐进,以内息温养经脉,再逐步吸纳天地灵气(若有的话)。直接从外界引入狂暴能量,稍有不慎便是经脉尽碎的下场。但他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他决定尝试。不是直接引入未知能量,而是尝试用自身强大的神意,去更精细地操控和压缩自身的气血之力。

他再次摆开龟甲功的桩功姿势,但这次,他不再刻意去追寻那虚无的“气感”,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体内。他借助与噬源珠那微弱的共鸣,将感知力放大到极限,仔细“内视”自身气血的运行。

他“看”到血液在血管中奔流,肌肉纤维在收缩舒张,心脏有力地搏动。他将意念集中在下丹田区域,尝试用意念引导周围旺盛的气血向此处缓慢汇聚、压缩。这个过程极其艰难,气血无形无质,难以约束,意念稍一分散便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