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用颤抖的手,将符纸贴在根生额头和胸口,又用朱砂在他手心画了符。根生的胡话稍微少了些,但高烧依旧不退,气息也越来越微弱。

村里人听说根生撞邪,都来看望。几个老人聚在一起商量。

“怕是井里那位的怨气还没散,这是要找替身啊!”

“得请个真懂行的来瞧瞧,光靠符纸怕是不顶用。”

“去请柳庄的韩半仙吧,他或许有法子。”

韩半仙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阴阳先生,年近七十,据说有些真本事。根生的叔叔连夜赶着驴车,把韩半仙请了来。

韩半仙须发皆白,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旧道袍,眼神却锐利有神。他来到根生家,看了看根生的状况,又去老井边转了一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盯着那被挪开缝隙的井口看了许久,又蹲下身,用手指沾了点井沿上残留的水渍,放在鼻下闻了闻,眉头紧紧皱起。

“不是普通的淹死鬼索命,”韩半仙声音低沉,“这井里的怨气,比我想的还要重。那新媳妇,怕不是自己跳井的。”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韩半仙继续道:“我刚才感应到,井底除了阴寒水汽,还有一股极深的冤屈和不甘。她穿着红嫁衣而死,怨念本就极重,又可能是含冤受屈,这口井,已经成了她的‘怨府’。根生小子阳气旺,但冒然靠近,惊扰了她,她这是要拉他下去作伴,或是借他的阳气脱困。”

“那……那可咋办啊?韩半仙,您可得救救根生啊!”根生奶奶哭着哀求。

韩半仙沉吟片刻,说道:“办法倒是有,但凶险得很。需得有人下到井里,找到她的尸骨或是遗物,将其超度,化解怨气。但井下是她的地盘,下去的人,九死一生。”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接这话茬。下那口邪井?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就在这时,昏迷中的根生忽然剧烈地挣扎起来,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双眼圆睁,瞳孔里倒映不出任何东西,只有一片空洞的恐惧。他的力气大得惊人,几个壮汉都差点按不住。

“来不及了!”韩半仙脸色一变,“她的怨气正在侵蚀根生的魂魄!再不下井,这孩子就没了!”

看着孙子痛苦扭曲的脸,根生奶奶把心一横,对着韩半仙就要跪下:“半仙!我老了,不中用了,求您……求您想想法子,救救我这苦命的孙子吧!我们老李家,就这一根独苗啊!”

韩半仙连忙扶住老人,看着眼前这凄惨景象,又看了看那口如同巨兽之口的老井,长长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我这把老骨头,今天就豁出去了!”

他让村民准备三牲祭品、香烛纸钱、一大捆崭新的红绳,还有一面古旧的铜镜。又在村里找了两个八字最硬、胆气最壮的后生做帮手。

法事在子时进行。老井边,烛火摇曳,纸钱飞舞,气氛肃杀而诡异。韩半仙身穿道袍,手持桃木剑,脚踏罡步,口中念念有词。他将红绳的一端系在井边石桩上,另一端则绑在自己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