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进观测站,陈岸站在主控台前,手指轻敲键盘,调出早上打印的调度令和那份假协议的扫描件。两张纸在屏幕上放大后,边缘差异清晰可见:一边整齐划一,另一边则参差不齐,但两者都不是普通的打印纸。

他低头看了眼脚上的胶靴,轻轻踢了踢旁边的电源箱。机器嗡鸣一声,便携式声纹分析仪屏幕亮起。他将假协议放入检测槽,屏幕立刻跳出红色警告:【纤维密度异常,疑似定制基材】。

就在此时,脑海中响起一道声音:“今日签到成功,获得反伪造模块。”

他没有动,目光仍停留在屏幕上。一道蓝光从主机延伸而出,沿着线路连接所有终端。数据库刷新瞬间,一个新文件夹悄然出现——【材质特征库V1.0】。

“哥!”陈小满从旁边探出头,“你刚才是不是又签到了?系统闪了一下,好像多了什么东西。”

“嗯。”陈岸点头,“以后假文件,系统能自己识别了。”

“真的?”她眼睛一亮,立刻翻找档案袋,“那我把之前收的那些可疑文件都扫一遍?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先别急。”他抬手示意,“这功能得先教。”

他取出三份文件,逐一导入系统。第一份是赵有德签字的扶贫拨款单,第二份是马明远提交的渔船改造批文,第三份则是从陈天豪别墅搜出的空白合同。

前两份扫描完毕,系统未报警。第三份刚放进去,警报骤然响起:

【警告:纤维排列匹配度97.6%,源产地未知,建议标记为高危伪造样本】

“找到了。”陈岸低声说。

他放大图像,发现纸张内部嵌有一层极细的斜纹,像是手工压制而成。这种工艺市面上罕见,仅少数特殊场所才会使用。

“这纸不便宜。”他说,“防潮、防腐、还防虫,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陈小满凑近看,“你说……这是不是他们自己做的?”

“不是‘他们’。”陈岸摇头,“是‘他’。一个人的习惯。”

他忽然想起,在陈天豪办公室见过一张老任命书,夹在铜框相册里。那张纸与眼前这份如出一辙。当时只当是讲究,如今才明白,那是根深蒂固的习惯——连造假,也要用最好的材料。

“你等一下。”陈小满转身跑回资料区,抱来一堆卷宗,“这些是我们去年查的走私账本复印件,还有假通行证,全是你让我留的底。我们一个个比对。”

两人开始手动录入。每扫描一份,系统自动归类。半小时后,AI完成比对,弹出结果:

【共性特征锁定:斜纹交错层压法 + 海洋贝壳粉填充物(含量0.3%)

适用范围:1983年后高层机密文书专用纸

生产记录:无公开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