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陈岸就推着那辆漆皮斑驳的旧凤凰牌自行车出了门。
车把上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里面装着他熬了一整夜整理出的资料...声呐记录的航迹图、鲍鱼新鲜度检测数据,还有从黑筐里翻出来的腐烂样本照片。
他不想闹事,可有些话,不说不行。渔村的事,不能任人随意书写。
县招待所二楼的小会议室已坐了七八个人。墙上贴着“发展集体经济座谈会”的红纸横幅,边角卷起,像是没人愿意认真收拾。陈岸轻轻推开门,低着头在后排找了个位置坐下,把帆布包放在腿边。
他没急着翻东西,反而从兜里摸出一支普通的钢笔,拧开笔帽,在手指间转了一圈,动作虽不熟练,却格外认真。
主位旁的陈天豪西装笔挺,袖扣闪着光,手里捏着一支金笔,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敲桌面。
听见动静,他抬眼扫了过来,目光在陈岸手上停留两秒,又若无其事地移开。但陈岸注意到,对方左手微微一动,像是确认什么还在口袋里。
会议刚开始不久,主持人念到“扶持沿海渔业升级”这一条时,陈岸举了手。
他语气平静,只提了三点建议:一是建立渔船安全巡查机制,二是推广基础检测设备进入收购站,三是要求公开质检标准流程。
每说一句,他就低头在笔记本上轻轻划一笔。划到第三道时,他又转了转手中的钢笔。
陈天豪忽然起身:“我去趟洗手间。”
他走得急,衣角蹭到桌沿,一张泛黄的纸片从内袋滑落,飘在地上。陈岸眼疾手快,顺手捡起,还没看清内容,对方已折返,伸手接过。
“谢谢。”陈天豪语气平淡,将纸片塞回口袋,动作干脆利落。
陈岸笑了笑:“您这记性也不总是好啊。”
“人老了,总忘事。”陈天豪也笑了,眼神却冷了一瞬。
会议继续,但气氛变了。没人再提那些“统一管理”“集中调配”的空话,反倒有人问起陈岸说的检测仪能否批量配发。陈岸只说还在试用阶段,但愿意提供技术支持。
散会铃响,人群陆续往外走。陈岸故意落在最后,看着陈天豪和秘书并肩下楼。走到楼梯拐角时,那支金笔突然从他口袋滑出,啪嗒一声掉在台阶边缘。
陈岸弯腰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