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淮之的私人聚会设在西郊一栋别墅里。苏晚晴到场时,客厅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都是四十岁上下的企业家。她是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女性。
"这位是苏晚晴,'山海小店'的创始人。"顾淮之向众人介绍。
一个做家具出口的老总打量着她:"'山海'?没听说过。"
"我们主要做校园市场。"苏晚晴不卑不亢。
"学生生意啊。"对方语气略带轻视,"能做多大?"
顾淮之适时解围:"让晚晴分享一下她的模式。"
苏晚晴走到白板前,开始讲述"山海"的故事。但很快,她发现这些传统企业家对她的互联网打法不太理解。
"用户社群?不就是多建几个微信群?"
"内容营销?就是写写公众号吧?"
她意识到需要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于是改变策略,开始用制造业的思维重新解读:
"我们的用户社群,就像各位的经销商体系。不同的是,我们的'经销商'也是用户。"
她画出"山海"的飞轮模型:
"优质内容吸引用户,用户参与产品改进,好产品带来口碑,口碑产生新内容。"
一个做五金出口的老总点头:"这个我懂,就是精益生产嘛。"
"对,"苏晚晴顺势接话,"只不过我们把生产线放在了用户心里。"
接着,她分享了几个具体案例:
关于质量控制